寄友

一别辄九日,须发焉不白。

寄语同心人,好来煮白石。

世事何时了,才了又还积。

不如且丢去,尘襟自洗涤。

习习清风生,坐见天宇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寄友》。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一别辄九日,须发焉不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离别之久,时间之长,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容颜的老去,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接着,“寄语同心人,好来煮白石”一句,诗人以一种幽默而略带戏谑的方式,邀请朋友前来相聚,共同煮食象征纯洁与静谧的白石,寓意心灵的纯净与友谊的永恒。

“世事何时了,才了又还积”,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烦恼不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尽循环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说,无论经历了多少次的解脱与放下,世间的烦恼总是层出不穷,难以彻底解决。

“不如且丢去,尘襟自洗涤”,面对无法摆脱的世事烦恼,诗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如暂时放下,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洗涤。这是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习习清风生,坐见天宇碧”,诗人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天空碧蓝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美好。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素扇

素扇本无书,书之当画图。

清风在怀袖,逸思散江湖。

为问凉飙生,主人曾记无。

万事皆如此,由来归太虚。

形式: 古风

上元晨起口占

向来雨乍晴,咸欣得元夜。

火树倾城作,鳌山待月卸。

岂意寒复生,霏微欲倾泻。

烟云蔽白日,风光乃不借。

惨澹南高峰,寂寞东林社。

不如且安眠,清香浸兰麝。

形式: 古风

不寐偶成

虚名愧南金,拙性怜燕玉。

却怪昔时贤,悬经叩牛角。

羽翼笑黄公,纵衡嗟鬼谷。

天清月色孤,庭空松子落。

山童浑欲睡,宁顾黄粱熟。

形式: 古风

夏日新制小车成招苏明府王周二孝廉同舍弟仲季辈并驱如东山会叶尉先生携酒见候因为之一酌而别时返照初凉群峰献秀诸君复乘兴登云壑望风泉临曲水为流觞之会及取山下斋米为粥啜之陶然至暮而还

谁言世路崎,轻车漫复试。

东出寅宾门,呼叱皆平地。

况复聚群英,兼之集昆季。

当年九折驰,今日龙门御。

扬镳振山谷,飞茵走童稚。

众志欣所同,末俗见仍异。

岂意风尘中,萧然见仙尉。

长驱为尔留,携壶见真素。

高歌动尔归,鞅掌多王事。

言归日已移,群峰正初霁。

泉声东南来,诸君兴方炽。

西山返照凉,云壑微风细。

攀跻俯夕阴,临流卧苍翠。

恍如登会稽,曲水浮觞觯。

为问清齐人,脱粟有真味。

呼童煮白石,野火蒸然沸。

一饮各倾杯,无殊姜与桂。

堪笑天台游,胡麻兆奇会。

二女至今誇,畴昔山中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