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

老色频生玉镜尘。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溪桥人去几黄昏。流水泠泠,都是啼痕。

烟雨轻寒暮掩门。萼绿灯前,酒带香温。

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翻译

镜子上皱纹渐生,如玉蒙尘,春雪虽淡,却更显姿态清新。
独自走过溪桥,黄昏已不知几度,流水声声,仿佛都是离别的泪水。
暮色中烟雨微寒,关门入室,绿萼灯下,酒还带着余温。
有人问风情为何消减,只因春意一分深,花儿就凋零一分。

注释

色:岁月的痕迹。
玉镜:镜子。
尘:灰尘。
春:春天。
精神:风采。
黄昏:傍晚。
泠泠:流水声。
啼痕:泪痕。
烟雨:细雨蒙蒙。
暮掩门:暮色关门。
萼绿灯:绿色的灯。
风情:风韵。
花瘦:花朵凋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场景,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开头“老色频生玉镜尘”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略显陈旧的环境,如同古董中的玉镜蒙上薄尘,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会渐渐失去原有的光泽。

接着,“雪澹春姿,越看精神”两句,以白梅的形象捕捉了春天的气息。雪白的梅花在春风中轻摇,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不受时节影响的坚韧生命力。

“溪桥人去几黄昏”一句,描绘了静谧的自然景观和日落时分的人迹稀少,这里的人去,隐含着时间流逝和孤独。紧接着,“流水泠泠,都是啼痕”两句,以溪水的潺潺声响作为背景,强化了诗中的静谧氛围,同时“啼痕”一词暗示了一种心灵深处的忧伤或思念。

“烟雨轻寒暮掩门”一句,则描绘出一种幽闭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情境,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在的平静。随后的“萼绿灯前,酒带香温”两句,通过对室内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处时光中的安逸和享受。

最后,“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脆弱的一种感悟。在这里,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也提醒着生命的有限和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流年所生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传达出诗人独特情感体验的佳作。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八声甘州(其二)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

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三)和梅津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剪芙蓉。

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

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

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

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

试潜行幽曲,心荡□匆匆。

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

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