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二十一)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翻译

有人嫌弃庞老,庞老却不嫌弃他。
他敞开心扉等待智慧,但智慧并未来访。
他的内心充满三种学问,世俗的见识与之不合。
一颗药丸能治疗万般疾病,无需依赖众多药方。

注释

有人:指代不明的人。
嫌:嫌弃。
庞老:可能指代一位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
不嫌:不嫌弃。
开门:打开门扉。
知识:智慧或学问。
不来过:没有到来。
心如:内心如同。
具:具备。
三学:三种学问或深奥的知识。
尘识:世俗的见识。
不相和:不相融合。
一丸:一颗药丸。
疗:治疗。
万病:各种疾病。
不假:不必借助。
药方多:许多药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他的人生态度。"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表明诗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持平常心,不以世俗眼光来衡量自己。"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敞开大门等待贵客一般。

"心如具三学"中的“具”字有充实、具备之意,“三学”通常指儒家學說中的仁、义、礼。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道德的修养。而"尘识不相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杂念与自己的高尚情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两句"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以中医“一丸”比喻知识或智慧的力量,强调通过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而不需要复杂的方法或繁多的知识点。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简约而深邃的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以及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向往。通过这些意象,庞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二十二)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诗偈(其二十三)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

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

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诗偈(其二十四)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

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

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诗偈(其二十五)

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

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

相逢唯说道,更莫叙寒温。

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

形式: 偈颂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