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三)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目光暗暗注视,眼睛里充满着情意。
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注释

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
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
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
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
锵,指乐器发出锵然的声响。
寒竹,指箫笛乐器因久吹而含润变凉。
新声:指新制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声音。
移纤玉;指白嫩纤细的手指在管弦乐器上移动弹奏。
纤玉,比喻美女纤细洁白如玉的手指。
眼色:眼神,传情的目光。
钩:同“勾”,招引。
秋波:《词林纪事》中作“娇波”。
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
雨云:降雨的云,这里比喻男女之间的欢情作爱。
绣户:雕绘华美的庭户,这里指精美的居室。
来便:一作“未便”。
便,立即。
谐:谐和。
衷素:内心的真情。
素,通“愫”,本心、真情。
宴罢:欢乐之后。
宴,指欢乐、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煜的《菩萨蛮·其三》。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致,充满了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描绘。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这两句通过对乐器铜簧和冷冽的竹管发出的声音进行描述,传递出一种清幽而脆弱的声音美感,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细腻与高雅。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含蓄的情感和即将溢出的悲伤情景,通过对眼神和泪水的刻画,传递出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愫。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这两句诗转换了意境,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感融为一体,描写了一场雨后天气清新的情景,以及那份恰到好处的和谐。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宴会结束后的虚幻无常,以及在春夜沉醉于梦中的迷离感受。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怀,同时也表现出了李煜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四)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虞美人(其一)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