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景仁三叉河留题赠李仲山

飘零双鬓已星星,万里江湖寄此身。

山拥青螺初洗雨,水浮苍壁似围春。

别来兴废同千古,此去荣枯会一新。

葭薍弥天草如积,宽予犹赖有斯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两鬓斑白如星点,漂泊万里寄生涯于江湖。
山峦如青螺洗净雨水,水面映照出苍翠的墙壁,仿佛春天包围着我。
离别后世事兴衰如同千年不变,此行去期待新的繁荣与枯萎共存。
芦苇漫天,草木繁茂如堆积,幸好还有这样的人存在给我慰藉。

注释

飘零:漂泊。
双鬓:两鬓。
星星:斑白如星点。
万里:遥远。
江湖:泛指广阔的天地或社会。
山拥:山峦环绕。
青螺:形容青山如女子的发髻。
初洗雨:刚被雨水洗净。
水浮:水面映照。
别来:离别以来。
兴废:兴盛和衰败。
千古:千年。
此去:此行。
葭薍:芦苇。
弥天:遍布天空。
草如积:草木茂密如堆积。
宽予:给予我安慰。
斯人: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写作时的心境是愉悦而又带有淡淡的忧伤。

"飘零双鬓已星星"一句,通过头发斑白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有限,表现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紧接着"万里江湖寄此身"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广阔的自然之中,以此来超越个人的悲欢离合。

接下来的两句"山拥青螺初洗雨,水浮苍壁似围春"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间清泉在雨后的冲刷下变得清澈,山石上的苔藓则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鲜活,这里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别来兴废同千古,此去荣枯会一新"两句,通过历史兴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同时,这也透露出诗人面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迎接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葭薍弥天草如积,宽予犹赖有斯人"则是对友情深厚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表达。这里的“葭薍”指的是野草丛生,而“宽予”则是对朋友宽厚待遇的感谢。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在困顿中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总体而言,王之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赏析,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深厚友情的珍重。诗中的意境辽阔,情感真挚,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高超艺术成就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子薳泛江送客用老杜韵

北风还入夜,波怒未能平。

江气云烟重,山光水墨轻。

荧荧渔火乱,惨惨暮寒生。

咫尺淮乡路,淹留系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子薳官牌夹口韵是日闻官军破虔贼

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和历阳李簿见寄

短鬓纷垂白,衰颜悴带黄。

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长。

旧学长荒废,新知感爱忘。

何时一樽酒,谈咏带江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