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山二侄

闻道春来解问经,整衣矩步学趋庭。

雨馀应惜阶前蚁,月落休轻案上萤。

自笑颠毛容我白,且留衰眼为伊青。

熟精文选吾家事,早向秋空试凤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听说春天来临就去研读经书,整理衣冠学习在庭院中恭敬行走。
雨后应怜惜台阶前的蚂蚁,月亮落下不要轻视案头的萤火虫。
自我嘲笑,尽管胡须花白,姑且让衰老的眼睛为了它们保持明亮。
专心研究《文选》中的家族传统,早早地在秋天的天空中展示我的才华。

注释

闻道:听说。
春来:春天来临。
解问经:研读经书。
整衣矩步:整理衣冠,恭敬行走。
雨馀:雨后。
阶前蚁:台阶前的蚂蚁。
月落:月亮落下。
案上萤:案头的萤火虫。
自笑:自我嘲笑。
颠毛:胡须。
容我白:让我花白。
衰眼:衰老的眼睛。
熟精:专心研究。
文选:《文选》。
吾家事:家族传统。
秋空:秋天的天空。
试凤翎:展示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生机与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开篇"闻道春来解问经,整衣矩步学趋庭"表明诗人在春日里,对于经书的研习更加专注和郑重,其行为举止也显得文雅有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学者风范,也映射出春天给人以新的生机与学习的动力。

接着"雨馀应惜阶前蚁,月落休轻案上萤"则写出了诗人对小生命的关怀。在细雨过后,诗人不忍心践踏阶前的蚂蚱;在夜深人静时,对案几上的萤火虫也轻手轻脚,以免惊扰它们。这种对微小生灵的怜悯之情,体现了诗人的慈悲与和谐。

"自笑颠毛容我白,且留衰眼为伊青"中,诗人自嘲头发已开始变白,但仍保持着一份对事业的执着。虽然年华渐老,但对于知识的追求依旧不减,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守与期望。

最后"熟精文选吾家事,早向秋空试凤翎"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抱负。在熟读精选之作后,对于家国大事的关切,以及对自己文学才华的磨练和期待,都透露出诗人不满足于目前成就,仍想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以致远大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学问、情感和抱负,勾勒出一个学者对知识、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追求。

收录诗词(17)

许必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杂咏(其二)

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

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

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

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

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山中杂咏(其四)

灼灼山半花,闲闲水中藻。

苟无松柏心,飘零向谁道。

蜉蝣炫衣裳,楚楚苦不保。

野老惜春色,间篱薙青草。

青草忽已繁,兰蕙日已老。

兰蕙日已老,我心当奈何。

人生贵适意,所乐岂在多。

卓然负书翁,悠悠谢山阿。

形式: 古风

山中杂咏(其一)

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山中杂咏(其三)

鸟乱南山云,日照南山绿。

东风语流莺,相吹还断续。

抚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

浮荣不常御,回薄无停瞩。

苟非女萝枝,焉能事屈曲。

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渌。

持此云外心,一谢西飞鹄。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