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商州有感

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

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由于得到在圜丘的恩典得以迁移,笑着带领全家走出青翠的山峦。
只有当初来的马匹,如今埋骨在商山,不能与我们一同回归。

注释

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量移:古代官员因获罪而被调任到较远地方任职。
翠微:青山,代指山峦。
颅马:古代官员出行时骑乘的马匹,这里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自己或身份。
商山:秦末四位隐士居住的山,这里可能暗示隐居或不归之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出商州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离开商州时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得到上级恩赐、能够带领全家离开困境的情景。"圜丘"意指皇帝的恩典广大如同圆丘,而"恩例"则是指皇上的恩泽和法度。"得量移"表明作者感受到了这份恩惠,并且能够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接下来的"笑领全家出翠微",则表达了作者在得到恩典后带着满心欢喜和全家人一起离开困境的场景。这里的"翠微"通常指代山林或自然之美,也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隐居田园的意向。

"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前来之路的反思与对命运的无奈感受。"惟有来时的颅马"中的"颅马"是古代官员出行时随身携带的一种仪仗,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这里则暗示作者在离开商州之际,对于自己当初来此地的情形进行回顾。而接下来的"商山埋骨不同归",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悲凉情绪——即便是生命结束,也不能回到起点,只能是在异乡埋骨。这里的"商山"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而"埋骨"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永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欢乐的离开与悲哀的到来,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仕途、生死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六)

年来复有事堪嗟,载笔商丘鬓欲华。

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忆刺桐花。

形式: 押[麻]韵

句(其十二)

春回积雪殊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斜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形式: 押[真]韵

句(其二十六)

唐虞得良弼,姬孔是前身。

尼丘钟骨骼,嵩岳与精神。

形式: 押[真]韵

句(其十七)

先帝升遐日,词臣寓直时。

柩前书顾命,笔下定鸿基。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