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苦雨寄赠王四侍御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

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

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

暗沟夜滴滴,荒庭昼霪霪。

折简展离旷,理径俟招寻。

处阴诚多惨,况乃触隅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炎热的风夹带着海的气息,夏天的雨常常成为连绵的甘霖。
走在泥泞的路上,亲自持杖穿鞋,衣襟上沾满了苔藓。
思念亲近的人和远方的朋友,涉水越浅的地方越是能体会到水的深邃。
夜晚的暗沟滴水声声,白天的荒芜庭院湿漉漉的持续不断。
折叠书信传达深深的离别之情,期待着你的招手寻找。
身处阴暗之处确实多凄凉,更何况还要面对角落里的禽鸟。

注释

炎风:炎热的风。
杂:夹杂。
海气:海的气息。
暑雨:夏天的雨。
涂泥:泥泞的道路。
杖屦:持杖穿鞋。
苔藓:苔藓。
渍:沾染。
念近:思念亲近的人。
剧怀:深切怀念。
涉浅:涉水越浅。
定知:越是能体会。
暗沟:夜晚的暗沟。
滴滴:滴水声。
荒庭:荒芜的庭院。
折简:折叠书信。
展离旷:传达离别之情。
理径:期待之路。
俟:等待。
招寻:招手寻找。
处阴:身处阴暗。
惨:凄凉。
触隅禽:角落里的禽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而又多雨的夏季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孤独感受。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出夏日的酷热与湿润,炎热的风中夹带着潮湿的海气,而连绵的暑雨宛如霖泽,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压抑的氛围。

“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鞋履被泥土所沾染,而衣服也因长时间的潮湿而发霉,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夏季的潮湿,更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这里,“念近”指对身边事物的思念,而“怀远”则是对远方的深切怀念。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在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进去。

“暗沟夜滴滴,荒庭昼霪霪。”诗中的“暗沟”与“荒庭”,构成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场景。细雨在夜晚如同轻吟般落下,在白天则是断续不绝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对寂寞和孤独感受的生动描绘。

“折简展离旷,理径俟招寻。”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外界的景象影响着他的情感,连书信往来也似乎成了他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他通过整理路径等待着那些可能到来的信息或是访客。

“处阴诚多惨,况乃触隅禽。”这里,“处阴”指长时间处于阴雨的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又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忧伤和不适。最后一句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凄凉感受,他似乎在这自然界的角落里寻找着某种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季雨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收录诗词(56)

杨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桂州宴送郑十九侍御

秋至触物愁,况当离别筵。

短歌销夜烛,繁绪遍高弦。

桂水舟始泛,兰堂榻讵悬。

一杯勾离阻,三载奉周旋。

鸦噪更漏飒,露濡风景鲜。

斯须不共此,且为更留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赠田仓曹湾

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

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朝览夷胡传,暮习颍阳书。

盻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

缨弁虽云阻,音尘岂复疏。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赋得直如朱丝弦

寂寞瑶琴上,深知直者情。

幸传朱鹭曲,那止素丝名。

瑞草人空仰,王言世久行。

大方闻正位,乐府动清声。

文武音初合,宫商调屡更。

谁能向机杼,终日泣无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九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