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寄浔阳赵校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帘下秋江夜影空,倚楼人在月明中。"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帘幕下的秋夜江水投射出空旷的影子,而诗人则依靠着楼阁,与明亮的月光为伴。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淡定。
"不将行止问朝列,唯脱衣裳与钓翁。"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事务的超然态度,不再过问世间纷争,只是简单地与钓鱼的人交换着衣物。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一种放逐自我的生活态度。
"几处别巢悲去燕,十年回首送归鸿。" 这里通过对燕子和大雁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几处旧巢空留,引起诗人对于流逝时光的哀愁;而十年之后重新回望,那些飞鸿则成了送别的象征。
"那应更结庐山社,见说心閒胜远公。"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共同经历的回忆。在这里,"那应更结庐山社"暗示了一种继续保持旧日情谊的愿望,而"见说心閒胜远公"则是对友人的一种赞美之词,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思念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怀旧情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