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渭河水绿悠悠,华山高耸入云头。
山水景色多秀丽,品德高尚者居中。
才华与时代相契合,诚信感动万物生。
德行之星给人福,适时之雨助丰收。
教化民众无争讼,监狱长久空无囚。
政令顺应民心顺,气候和谐五谷丰。
客人来自京城来,骑马东出函谷口。
喜爱这郡之人,犹如见到古人风。
如今天子心中忧,关怀民众情深重。
怎能让全天下的守臣,都能像袁公那样贤明。

注释

渭水: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陕西省。
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君子: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会合:相遇,结合。
诚感通:真诚的情感能感动万物。
德星:古代认为德行高的人能带来吉祥。
时雨:适时的雨水,象征好年景。
囹圄:监狱。
政顺:政治顺畅,治理得当。
黍稷:泛指粮食作物。
帝城:指京城,首都。
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古代指秦地以外的地区。
袁公:这里指的是袁安,古代的贤臣,以清廉公正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政和民安的美好景象。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君子在其中”则是说理想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得以施展、事物顺其自然的美好愿景。"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则是祈求上天赐福,并希望农业丰收。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说明了诗人期望法律公正,无辜的人能够得到释放。而“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则是对良好政治状态的描绘,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连年丰收。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是诗人从京城回来,途经关东时的情景。"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喜爱,以及这种情感让他联想到远古的美好。

最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是说诗人如今的心怀,仍然是在为民请命、忧虑百姓的安危。"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圣明君主一样,保卫国家的安全,以及对袁右丞这种理想官员的赞扬。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表达了他对人才、法律、政治和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诗人的胸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形式: 古风

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晓别

晓鼓声已半,离筵坐难久。

请君断肠歌,送我和泪酒。

月落欲明前,马嘶初别后。

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栽杉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

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

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

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

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

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

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