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衍同游阻风

旧说春风亦世情,不应作意断人行。

绝须一怒催新句,更可多忧促短生。

胜日著忙端取怪,妙年得此未须惊。

悬知出处非吾事,已复星河烂漫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传统的说法认为春风也带有世俗的情感,不应该刻意阻止人们的行程。
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催生新的诗句,反而忧虑过多会加速生命的消逝。
在美好的日子中忙碌,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年轻时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惊慌。
我深知这不是我该关心的事情,此刻星空灿烂晴朗,一切自有定数。

注释

旧说:传统说法。
春风亦世情:春风也有着人间的情感。
断人行:阻止人们的行程。
绝须:绝对不能。
新句:新的诗句。
妙年:年轻的岁月。
出处:事情的来源。
星河烂漫晴:星空灿烂晴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魏衍同游阻风》,通过对春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旧说春风亦世情”暗示春风带有人间情感,可能带来离别或阻碍前行,与传统观念中的春风和煦有所不同。次句“不应作意断人行”进一步强调春风并非总是顺遂,有时会中断人们的行程,寓意人生中的变故。

第三句“绝须一怒催新句”则转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诗人认为在困境中激发灵感,写出新的诗句也是好的,这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的积极态度。第四句“更可多忧促短生”则略显消极,暗示忧虑过多可能加速生命的消逝,但诗人并未完全陷入悲观。

第五句“胜日著忙端取怪”批评了在美好的日子里过于忙碌而忽视了生活的乐趣,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妙年得此未须惊”劝慰年轻人面对这样的阻碍不必过于惊慌,因为生活中的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且“悬知出处非吾事”表明诗人明白这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事情,最后以“已复星河烂漫晴”收尾,象征着风雨过后,天空依然明亮,未来充满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风的比喻,寓言人生起伏,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创作和生活的真谛,展现出诗人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

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

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绕双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雨

十月天犹雨,三更月失明。

溟濛才洒润,点滴不成声。

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

旅怀终易感,倏起别离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贺陈圣予

合谱儿童岁,为僚一再秋。

初闻消息报,已作别离忧。

急雪将无路,寒江欲断流。

相逢宁易得,端为小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送阎醇老推官

古今犹异俗,邹鲁尚多儒。

簿领三年责,云霄一武趋。

数过忘潦倒,惜别更斯须。

说与晁夫子,今年锥也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