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

北来南去年年事,微物还应不自由。

缯缴多机当远谢,稻粱已饱更何求。

潇潇风雨衡阳暮,渺渺烟波震泽秋。

夜过边城牢闭口,断肠砧杵不禁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从北方来的我每年的经历,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难以自主。
织机上的丝线很多,应该远离纷扰,已经吃饱的我们还有什么需求呢。
傍晚时分,潇潇风雨笼罩着衡阳,秋天的震泽湖面烟波浩渺。
夜晚经过边城,我紧闭双唇,砧板的敲击声和捣衣声勾起无尽的忧愁。

注释

北来:从北方来。
微物:指小事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缯缴:丝线或织物,这里比喻复杂的生活琐事。
机:织机。
远谢:远离烦恼。
稻粱:泛指食物,这里指满足基本生活。
潇潇:形容风雨声。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
震泽:古代湖泊,今太湖。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代指妇女的劳作和思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雁》,作者是宋代诗人金君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和边城生活的描绘。首句“北来南去年年事”,暗示了岁月如梭,人事变迁,连小小的雁儿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接下来,“缯缴多机当远谢”暗指世事纷繁,人应知足,远离纷争;“稻粱已饱更何求”则表达了对物质满足后的淡泊心境。

后两句“潇潇风雨衡阳暮,渺渺烟波震泽秋”,通过描绘风雨中的雁群和秋天的湖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辽阔的意境,寓言人生的漂泊不定。最后,“夜过边城牢闭口,断肠砧杵不禁愁”描绘了雁儿在夜晚经过边城时,因听到砧声而勾起思乡之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离愁别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雁为载体,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家乡的深情。

收录诗词(112)

金君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广州刘待制

光摇剑外使星还,天阁平跻侍从班。

暂命剖符开广府,先声指日定诸蛮。

浮江大旆翩翻去,过岭新恩次第颁。

济俗有谋方适用,卷舒应在笑谈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张明远归丹阳

此行非远别,何用惨离颜。

纵棹溪亭外,清歌樽酒閒。

相期在西笑,从此望南还。

归去重回首,夕阳江外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重修龙兴观寄呈江吴二尊师(其一)

坛宇榛芜几十年,遗基重葺控长川。

羽人便是双飞鹤,仙籍须增一洞天。

蓝峤逢秋无败叶,龟池经夏有甘泉。

操舟过客宜停棹,暂到尘襟自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修龙兴观寄呈江吴二尊师(其二)

万户晴岚生紫烟,绝尘佳致甲昌川。

轻舠急桨风中叶,碧瓦朱栏水底天。

雨夜龙涎腥柱础,霜秋桂子落嵓泉。

二师自得幽栖趣,向此灰心肯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