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养性兄书

故人寄我白云笺,梦里深谈去住缘。

萍散偶随鸥浪远,松高不免兔丝缠。

舒怀晚啸千岩月,薄视秋横万里天。

悬想已知河海味,归来共煮故山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得养性兄书》由明代诗人法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联“故人寄我白云笺,梦里深谈去住缘”,开篇即以“白云笺”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友人的心声穿越云层,直达心灵深处。梦中深谈,不仅指言语交流,更蕴含着心灵的共鸣与理解,去与住的缘分,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颔联“萍散偶随鸥浪远,松高不免兔丝缠”,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际遇。萍随波逐流,鸥浪自由翱翔,象征着生活的不确定性与无常;而松树虽高,却难免被兔丝缠绕,寓意即使在高处也难以避免困境与束缚。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舒怀晚啸千岩月,薄视秋横万里天”,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释放。晚风中,诗人对着千岩万壑的月色长啸,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以“薄视秋横万里天”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尾联“悬想已知河海味,归来共煮故山泉”,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的甘苦,无论是如河海般广阔的人生体验,还是简单如山泉的日常乐趣,都充满了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法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本觉寺三过堂

文翁兰若接村墟,满径蒿莱岁月馀。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

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田家

野老林居竹树低,白头志愿乐卑栖。

石矼新水鱼贪荇,茅屋深村燕惜泥。

明月采菱归渡口,梨花沽酒过村西。

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居

小窗拥被昼偏永,高枕寥寥听雨眠。

匣中古镜有片月,壁月素琴无一弦。

春深何事寒更作,落落几番风夜颠。

东郭美人期不至,维摩有室榻空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至荒墩庵

流水桃花大士家,道人曾此泛星槎。

白牛塘上閒吹笛,归去儿童日已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