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得养性兄书》由明代诗人法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联“故人寄我白云笺,梦里深谈去住缘”,开篇即以“白云笺”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友人的心声穿越云层,直达心灵深处。梦中深谈,不仅指言语交流,更蕴含着心灵的共鸣与理解,去与住的缘分,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颔联“萍散偶随鸥浪远,松高不免兔丝缠”,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际遇。萍随波逐流,鸥浪自由翱翔,象征着生活的不确定性与无常;而松树虽高,却难免被兔丝缠绕,寓意即使在高处也难以避免困境与束缚。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洞察。
颈联“舒怀晚啸千岩月,薄视秋横万里天”,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释放。晚风中,诗人对着千岩万壑的月色长啸,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以“薄视秋横万里天”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态,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尾联“悬想已知河海味,归来共煮故山泉”,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想象着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的甘苦,无论是如河海般广阔的人生体验,还是简单如山泉的日常乐趣,都充满了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