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舍人挽诗

公昔骑骥登周行,握瑜怀瑾锵鸣珰。

凝神月朗髯戟张,温如绿野熙春阳。

劲如桧柏凌秋霜,后来藩府前经商。

在卑不屈高不亢,德厚禄微胡可量。

朔风一旦悽高堂,脱缨垂衰趋故乡。

幡然升云游帝傍,迢遥东海徒相望,望公忆公何时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挽诗《蔡舍人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是对蔡舍人的深情悼念。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蔡舍人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

首句“公昔骑骥登周行”,以“骑骥”喻指蔡舍人年轻时的英姿勃发,如同骏马驰骋于广阔的天地间,象征其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接着,“握瑜怀瑾锵鸣珰”进一步强调了蔡舍人品德的纯洁与高尚,如同美玉和美石,不仅珍贵无比,还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象征其人格魅力。

“凝神月朗髯戟张,温如绿野熙春阳”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蔡舍人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点。月朗星稀之夜,他凝神静思,仿佛戟张的长须般坚定;而他的温文尔雅,犹如春日阳光照耀下的绿野,温暖而充满生机,展现出其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亲和力。

“劲如桧柏凌秋霜,后来藩府前经商”则通过自然界的桧柏与秋霜,形象地描绘了蔡舍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与在官场中的智慧与谋略。桧柏即使在严寒的秋霜中也能保持挺拔,象征蔡舍人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他还能在藩府与商界之间游刃有余,显示出其卓越的管理与决策能力。

“在卑不屈高不亢,德厚禄微胡可量”这两句表达了对蔡舍人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位都能保持谦逊与正直的态度的高度赞扬。即便职位不高,但其品德之深厚,难以衡量。

“朔风一旦悽高堂,脱缨垂衰趋故乡”描述了蔡舍人晚年归乡的情景。面对岁月的流逝与身体的衰老,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回到故乡,体现了他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与眷恋。

“幡然升云游帝傍,迢遥东海徒相望,望公忆公何时忘”最后四句表达了对蔡舍人去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其怀念的永恒。蔡舍人仿佛升入云端,与天帝为邻,而诗人只能遥望东海,思念之情无法消散,对蔡舍人的怀念将伴随时间的流转而永存。

整首诗通过对蔡舍人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德以及对家庭与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永恒怀念。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若溪丈人过七十,两脸渥丹头雪白。

平原不改昔衣冠,鄂渚殊怜旧乡陌。

鄂渚西边花树阴,更来辟馆对青衿。

四时有钱解沽酒,几度逢书尽卖金。

大儿清韵亦如此,去年高举青云里。

锦袍白晰耀芳春,画幕红莲开绿水。

奉檄由来志养亲,只今得禄待严君。

行沾鹦鹉洲前雨,去指敬亭山畔云。

戎阃清时疏案牍,从此承颜欢不足。

东风低拂绮罗筵,春光回映斑斓服。

丈人宴乐谁与同,宣城山水嘉莫穷。

閒历旧游怀李白,还赋新诗似谢公。

形式: 古风

题虎溪萧氏卷子

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

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

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

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

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

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

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

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

形式: 古风

送邓存诚之襄阳

庾公南楼燕新乳,行子辞家春欲暮。

西岸杨花白似银,荡日摇风满江路。

江边汉水转逶迤,南堂鹤发正垂丝。

愿寻甘旨何愁远,欲去临分又复悲。

子有清才出同辈,见者纷纷谁不爱。

擅题绣句锦筵端,能画青山白云外。

我来投分已三春,握手摅情共讨论。

即今相送缘鹦渚,明日相思间鹿门。

鹿门芳草芊绵碧,尚有庞公昔时宅。

池上山翁去不还,江皋神女无遗迹。

经过吊古易徘徊,且莫迟留定蚤来。

红芳照映莱衣舞,好及榴花五月开。

形式: 古风

马孝子诗

孤坟四尺荒郊里,野草苍烟带寒水。

子孙有在在他州,生者无知知者死。

昔时未死语丁宁,定将还葬附先茔。

来寻墓隧失南北,梦见言之真有灵。

上冢无人将百岁,启圹犹存旧题记。

出离客土返乡山,父已申情子终事。

由来至孝动皇天,解发系鞍皆昔传。

文章辉煌久不灭,知尔垂名俱万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