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乐道太丞应瀛州辟

相如既击剑,仲宣亦从军。

二人当其时,皆以能赋闻。

韩公守武垣,犀兵若屯云。

幄中欲寄画,才智莫有君。

请之天子所,朝奏夕离群。

为沽斗酒饮,为买赤鲤焚。

鱼尽酒亦尽,醉起衣袂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司马相如舞剑之后,王粲也投身军旅。
他们在那个时代,都因擅长作诗赋而闻名。
韩公镇守武垣,精锐部队如同屯聚的云彩。
帐中想找人绘画,却无人能比你的才智。
他被召见天子,早上上奏章,傍晚就离开群体。
为了买到一斗酒,他甚至愿意卖掉赤鲤来换。
酒尽鱼烹,喝醉后起身,衣袖分开,身影摇晃。

注释

击剑:舞剑。
仲宣:王粲的字。
从军:投军。
韩公:指韩愈。
武垣:地名,可能指韩愈任职的地方。
犀兵:精锐部队。
幄中:军帐中。
寄画:寻找画家。
天子所:皇宫。
朝奏夕离群:早上进宫,傍晚返回。
沽:买。
赤鲤:红色的大鲤鱼。
焚:烹煮。
衣袂:衣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乐道太丞应瀛州辟》,通过对王乐道出仕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友人的赞赏和离别之情。首句“相如既击剑,仲宣亦从军”借司马相如和王粲的典故,暗示王乐道才华横溢,如同他们一样具有文武双全的特质。接着写到韩公守卫的武垣戒备森严,“犀兵若屯云”,显示出王乐道此行的重要性和责任。

诗人表达了对王乐道的期待与信任:“幄中欲寄画,才智莫有君”,认为他在筹划军事方面无人能及,被推荐至朝廷,很快就获得了重要职位。“朝奏夕离群”描绘了他迅速离开亲友的情景,表现出他的决断和使命的紧迫。诗人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甚至提出“为沽斗酒饮,为买赤鲤焚”,希望以酒和鲜鱼为他壮行。

最后两句“鱼尽酒亦尽,醉起衣袂分”,通过酒尽鱼空的场景,形象地写出送别的宴席上,两人醉意微醺,衣袂分开,既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也寓含着对王乐道前程的祝愿。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富有诗意的送别诗,体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

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

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

形式: 古风

送王平甫拟离骚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

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

兰倏往兮蕙随,心俯仰兮徘徊。

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

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

绝大江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

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

世反是兮从贵,聊送君兮伤情。

形式: 古风

送王正仲长官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雁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赖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愧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幕

废囿孝王国,离宫天子都。

古今虽且异,文物未尝无。

族有栽槐美,名从得桂殊。

应闻汉丞相,待士倒樽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