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二月十一日官军发吴门

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

晋国偏裨归宿将,汉庭旗鼓属元勋。

戈船十万尽犀弩,铁骑三千皆虎贲。

却笑高阳老狂客,谩凭口舌下齐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基在癸卯年二月十一日官军出发时的情景。首句“去年移戍秋将半”回忆起去年军队在秋季迁移守卫边疆的情景,暗示了战事的紧张与频繁。次句“今岁渡江春正分”则点出今年春天军队又开始渡江行动,显示出军事行动的连续性和重要性。

接下来两句“晋国偏裨归宿将,汉庭旗鼓属元勋”赞美了将领们的英勇和功绩,将他们比作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辅助将领和汉朝的功臣,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期待。

“戈船十万尽犀弩,铁骑三千皆虎贲”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官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十万戈船配备犀利的武器,三千铁骑如同猛虎般勇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

最后两句“却笑高阳老狂客,谩凭口舌下齐军”以讽刺的口吻,嘲笑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无实际战功的人,暗指那些空谈家无法与官军的实际行动相比,表达了对实干家的肯定和对夸夸其谈者的轻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既展示了官军的雄壮气势,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策略和将领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夸夸其谈者的批评。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二十日福山港寄省院张思廉陈惟允诸友

汉将西征肃羽仪,简书日日有程期。

东溟潮上犀船发,南斗星横虎节移。

青入楚封山点点,白添吴镜雪丝丝。

美人宴罢芙蓉署,一色银花翠压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舟中看虞山有感

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

间关百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

填海欲衔精卫石,驱狼愿假祖龙鞭。

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春城泣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十二日狼山口观兵

官军野次狼山口,铁骑犀船尽虎貙。

杼轴万家供馈饷,旌旗千里亘江湖。

膝行已伏诸侯将,面缚行申两观诛。

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游狼山寺三首(其一)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