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二首(其一)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

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

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

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缓行集结伙伴,快速奔赴龙城.
敌酋逼近边疆,烽火连夜惊扰.
强弓拉满如月,剑光如霜雪明亮.
长途跋涉草木凋零,陡然感到寒风刺骨.
风寒刺骨几乎穿透肌肤,无奈衣裳单薄.
回首家中已无影,只有雁鸣空中.
胡笳声悲哀连绵,队伍严肃地赶路.
告诉边关胡人,骑马勿再肆意妄为.

注释

弭节:缓行, 控制节奏。
徒侣:同伴, 队伍。
龙城:古代边防重镇, 此处指战场。
突围:突破包围。
烽燧:古代传递军情的烽火。
长弓:大型弓。
剑华:剑光。
峭觉:陡然感到。
砭肌:刺入肌肤。
候雁:迁徙的大雁。
遝:连续不断。
肃肃:严肃的样子。
塞外胡:指北方游牧民族。
横行:任意妄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和士兵生活的诗歌,充满了对战事的深刻体验和对家国的无限思念。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军人的艰苦生活和坚韧不拔的斗志。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开篇即刻画出紧急的战备场景,士兵们迅速集合,准备奔赴前线,这种紧迫感和动员的氛围立即将读者带入战争的严峻环境。

“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这是对敌我双方激战场面的描绘,“单于”指的是北方民族,“烽燧”则是古代边塞传递警报的方式,这里表达了战争的紧张和频繁的警报惊吓。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边疆的严寒和士兵们的坚守。弓与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既是对战斗准备的展示,也反映了战士们即便在严寒中也保持着警觉。

“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这里表现出边塞的荒凉和孤寂,以及士兵们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远方的小路上,草木凋零,这种景象加深了诗中关于战争与自然的对比。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这几句则直接表达了士兵在严寒中的身体感受和心理状态。他们虽然穿着单薄,但依然坚持岗位,这种硬汉形象彰显了边塞军人的不屈不挠。

“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诗人转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候雁”这一意象,传递出远离家园、孤独守望的情绪。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这里则是士兵们在边塞上演奏军乐,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战事的悲凉和对前线的敬畏。军乐声中带着哀伤,反映了士兵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边疆民族的友好之意,以及期望和平而非战乱的愿景。通过这种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以及他所持有的和平理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鲜明的画面,展现了边塞军人的生活和战斗,以及诗人自己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它不仅是对士兵生活的一种描写,更是一曲深情的边塞行军之歌。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二首(其二)

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

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

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形式: 古风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

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

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

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充。

大府肃无事,欢然接悲翁。

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

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

杨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穷。

四贤虽得仁,此怨何匆匆。

老氏齐宠辱,于陵一穷通。

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

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真境靡方所,出离内外中。

无边尽未来,定惠双修功。

蹇步惭寸进,饰装随转蓬。

朝行楚水阴,夕宿吴洲东。

吴洲复白云,楚水飘丹枫。

晚霞烧回潮,千里光曈曈。

蓂开海上影,桂吐淮南丛。

何当翼明庭,草木生春融。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公子行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形式: 古风

长安窦明府后亭

君为长安令,我美长安政。

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

鸟飞青苔院,水木相辉映。

客至南云乡,丝桐展歌咏。

吏人何萧萧,终岁无喧竞。

欲识明府贤,邑中多百姓。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