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昭应王中丞

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

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

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

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借住在这街西的房子里,开门就能看到渭水的源头。
长久以来贫困只求身体健康,随着年岁增长,忧愁却难以抵挡。
独自靠着藤编的书桌,空荡的竹酒钩挂在那里。
春天的风中,我有意邀请你一同游览石瓮寺。

注释

借得:租赁或借用。
街西:街道西边。
渭水头:渭河的源头。
长贫:长久的贫困。
唯要:只希望。
不禁:无法抵挡。
藤书案:用藤蔓编制的书桌。
空悬:空挂着。
竹酒钩:竹制的酒杯挂钩。
春风:春天的风。
石瓮寺:一座寺庙名。
作意:有意图,有意愿。
共君游:与你一起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首句“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表明诗人找到了一处位于城西的住宅,这里的环境优美,有清澈的渭水流过,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与舒适。

接下来的“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则透露出诗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只要身体健康便已满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免有所忧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则是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两种乐趣:一是独自依靠着用藤蔓编织的书案阅读,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二是挂着竹制的酒具,但却是空悬,这或许暗示了一种清贫的境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虽无多余之资,却依然保持着品味生活的雅兴。

最后,“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和风中,与友人共同去石瓮寺游玩的愿望。这里的“作意”意味着诗人对这次旅行计划的期待和向往,而“共君游”则强调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寄虔州韩使君

南康太守负才豪,五十如今未拥旄。

早得一人知姓字,常闻三事说功劳。

月明渡口漳江静,云散城头赣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远,闲吟应不问官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梅处士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

六行班里身常下,九列符中事亦稀。

市客惯曾赊贱药,家僮惊见著新衣。

君今独得居山乐,应喜多时未办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紫阁隐者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闲园多好风,不意在街东。

早早诗名远,长长酒性同。

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

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