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十一)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

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

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

莫畏根株深,所忧筋力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勉学诗》系列之一的第十一首。诗中以农事为喻,阐述了修身养性、去除私欲的道理。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 开篇即以人心比作自然之机,暗含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与外在欲望之间的冲突。利欲如同夜间的迷雾,不断侵蚀着人的本心,使人心逐渐迷失方向。

“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培养正直品德的重要性。好苗需要自然生长,不可过分干预,否则会扭曲其自然发展;而恶木则应及早清除其根源,以免其蔓延影响整体环境。

“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 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斧斤”这一农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去除恶行时,要适时适度,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正确的方法和时机,才能有效地斩断恶木,净化心灵。

“莫畏根株深,所忧筋力短。”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深入内心、彻底改变的决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并非易事,可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但诗人鼓励人们不要畏惧,因为真正的阻碍往往在于自己的力量有限,而非问题本身难以解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强调了修身养性、去除私欲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耐心、智慧和决心。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勉学诗(其十二)

吉人语何少,凶人语何多。

多言亦反覆,简默终无他。

可磨白圭玷,言玷不可磨。

有口号谈天,有辨誇县河。

心原一巳放,触物生偏颇。

悠悠百年内,荣辱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勉学诗(其十四)

五行各异气,万物无全材。

声当配匏竹,味即调盐梅。

何器不适用,有根当复培。

山中多松柏,城中多第宅。

孟尝千金裘,一狐难取白。

形式: 古风

勉学诗(其十九)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

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

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正途亦甚坦,舍此将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勉学诗(其二十)

蜘蛛解布网,蛣蜣能转圜。

万物各有役,何人得安然。

周公贵为相,仰思夜不眠。

仲尼大圣人,易书三绝编。

孰谓我有耳,不闻古所传。

一闻敢自堕,勇志如奔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