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
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书周开祖子抱一发愿文后》中的一句。诗中表达了一种佛教思想,意在强调对世俗欲望的舍弃和精神净化的重要性。"欲爱生诸秽",意思是说欲望与爱恋会带来诸多烦恼和不净;"俱盛一草囊",以草囊比喻短暂且易逝的世间生活。"应从持犯入",暗示通过修行和面对困难来深入理解佛法;"当发紫金光",则象征着内心的智慧和觉悟将如紫金般璀璨,照亮心灵的道路。
整体来看,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解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白虹昼下昆崙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长锥散子岩岩遍,短竹扶条岁岁添。
待得烹茶有松叶,不应更课木奴缣。
城市何妨亦隐沦,贾君无意向红尘。
东皋瓜豆如云处,慊我幽栖不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