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教禅院景象。诗人站在山顶,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只有塔影倒映在清澈的汉江之中,而钟声则与白云相伴。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观空静室掩”一句表明诗人进入了一间面向虚空、静谧无声的房间,进一步强化了内心世界的宁静。接着,“行道众香焚”则透露出信徒们在禅院中修行、燃烧香料的情景,香烟袅袅,增添了一层神圣与庄重。

最后两句“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诗人似乎在邀请某位尊者或朋友暂时停留在这片精神的避风港,享受人间与天界交融之美好,而日光尚未消逝,时间仿佛被定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院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23)

綦毋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字:孝通
  • 籍贯:虔州(今江西南康)
  • 生卒年:692-749

相关古诗词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證法性,归去比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天竺寺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