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伏龙寺忆昔

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

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

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

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戚继光的《登伏龙寺忆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梵宇萧条隐翠微”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坐落在青翠山色中的孤寂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丹枫白石静双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红枫与白石相映,门扉紧闭,显得格外寂静。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山下的时光,曾挥舞长戟,显露出英勇的一面;“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这两句表达了他对过往军旅生涯的怀念,以及在寺庙重聚时的饮酒对月的豪情。然而,眼前的“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又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的生机如今只剩下衰草和空寂的山岩。

最后两句“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则以壮志豪情收束全诗,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大海,发出孤独的啸声,仿佛要振衣而起,再展往日的雄风。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豪迈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塞外观音岩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督兵过潮州渡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望阙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