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戚继光的《登伏龙寺忆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梵宇萧条隐翠微”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坐落在青翠山色中的孤寂景象,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丹枫白石静双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红枫与白石相映,门扉紧闭,显得格外寂静。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山下的时光,曾挥舞长戟,显露出英勇的一面;“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这两句表达了他对过往军旅生涯的怀念,以及在寺庙重聚时的饮酒对月的豪情。然而,眼前的“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矶”又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的生机如今只剩下衰草和空寂的山岩。
最后两句“遥看沧海舒孤啸,百尺仙桥一振衣”则以壮志豪情收束全诗,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大海,发出孤独的啸声,仿佛要振衣而起,再展往日的雄风。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豪迈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