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登石门驿新城眺望》。诗人站在新城的高处,眼前是万壑千山的壮丽景色,心境随之开阔。他感慨万分,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的决心,认为即使牺牲自己也义无反顾,然而实际的报国之路却充满艰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这里的"二毛"暗指年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年迈之时仍不忘国家安危。"偶闻百舌送春寒",以鸟鸣声描绘春天的寒冷,寓言战事未息,边境仍有寒意。
最后两句"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诗人担忧朝廷决策不慎,可能导致边境冲突("开边衅"),自己只能在夜晚独自看着远方的荒草,感叹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现实的忧虑,展现了戚继光作为军事将领的家国情怀。
不详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朔庭喜见战尘收,石洞思从大士游。
不道受降唐节度,何如奉使汉通侯。
天垂台观三千里,雪染颠毛四十秋。
短剑萧森心尚赤,班超独倚玉门愁。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