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二)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

羞面见它莺与燕,向人强道不如归。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去年我借住的地方养了个孩子,今年那些孩子又开始模仿我。
现在连莺和燕都让我感到羞愧,我勉强对人说还是回家算了。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借宅:租借房屋。
寄生儿:抚养的孩子。
今岁:今年。
群儿:众多的孩子们。
学伊:模仿我。
羞面:感到羞愧的脸面。
莺与燕:莺鸟和燕子,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
向人:对别人。
强道:勉强说。
不如归:不如回家。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表明诗人家中的孩子们在成长,他们曾经依赖别人的帮助,现在则是他们学习和模仿前辈的行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孩子们从依赖到独立成长的过程。

接着的"羞面见它莺与燕",诗人表达了一种自卑的心情。在自然界中,即使是那些不起眼的小鸟,如莺和燕,都能自由飞翔,而自己却感到羞愧,不敢抬头。这句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生物,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局限感。

最后一句"向人强道不如归"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诗人在与他人交流时,虽然努力维持一种自信的态度,但内心深处却渴望回到过去那个简单而纯净的世界。这句话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成长、自然界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一)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

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二)

拂溪十点五点雨,縠纹织出团花缕。

花头细大虽不匀,一花销时一花吐。

北风卷云如卷帘,忽然收尽玉廉纤。

天光却在水光下,天水镕作镜一奁。

好山隔市望不见,祗有清溪照人面。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一)

前窗向市下却帘,后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舣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