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瀑泉寺

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

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

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

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黄昏时分寻找仍未尽,只见古树参天寺庙或高或低。
白色的墙壁还遮掩着山岭,红色的高楼依旧隔着小溪。
厨房的窗户通向山涧,有老鼠出没,殿前的遗迹上站立着山鸡。
还有那荒无人迹的地方,明天我将独自向西行去。

注释

日夕:黄昏时分。
寻未遍:寻找仍未结束。
古木:古老的树木。
寺:寺庙。
高低:或高或低,形容景物错落有致。
粉壁:涂成白色的墙壁,这里指寺庙的墙。
犹遮岭:还遮挡着山岭。
朱楼:红色的楼阁,指富贵人家或寺庙的建筑。
尚隔溪:仍然与小溪相隔。
厨窗:厨房的窗户。
通涧:通向山涧。
鼠:老鼠。
殿迹:宫殿或寺庙的遗迹。
立山鸡:站立着山鸡。
更:更加。
无人处:没有人烟的地方。
明朝:明天。
独向西:独自向西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日暮时分寻访古木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木寺的幽深与宁静。

“日夕寻未遍”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但旅者的探索之旅尚未结束。"古木寺高低"则展示了寺庙在山林中的位置,不仅是地势上的起伏,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

“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隐秘与周围环境的自然美。"粉壁"指的是用白土或石灰抹成的墙壁,而"犹遮岭"则形象地说明这些人造物与山峦相映衬,似乎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朱楼"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的主要建筑,它们"尚隔溪",意味着即便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被自然景观所分割。

“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则让我们感受到寺院内部的宁静与和谐。"厨窗通涧鼠"可能暗示了这里的清贫与简朴,因为只有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才能有小动物如鼠直至厨房之窗。而“殿迹立山鸡”则描绘了一种时间停滞的情景,似乎连山中的野鸡也能够自由地踱步于寺庙的遗迹之间。

最后,“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孤寂之境的向往。"更有无人处"说明这不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探寻的隐秘所在。而“明朝独向西”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在清晨时分独自面对着西方,可能是在追求心灵的净化或是对某种信仰的追寻。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写和丰富联想,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空间,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在大自然中徜徉忘返的心境。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醉后寄山中友人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题宇文?山寺读书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邻居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服柏先生

服柏不飞鍊,闲眠闭草堂。

有泉唯盥漱,留火为焚香。

新雨闲门静,孤松满院凉。

仍闻枕中术,曾授汉淮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