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

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

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云雾弥漫,水色带着寒意,高高的亭子引发出远方的思绪。
大雁飞过,稀疏的号角声回荡,槐树落叶,减少了秋天的阴郁气氛。
隔着石头坐着品茶,面对着山峦弹奏瑟乐。
谁能理解我这份自在洒脱的心境,仿佛并不像身居官场,佩戴朝簪。

注释

云水:云雾和流水。
寒色:寒冷的色调或气息。
高亭:高耸的亭子。
远心:遥远或深远的心情。
雁来:大雁飞来。
疏角韵:稀疏的号角声。
槐落:槐树落叶。
秋阴:秋天的阴暗。
隔石:隔着石头。
尝茶:品茶。
当山:面对着山。
抱瑟吟:弹奏瑟乐并吟唱。
潇洒意:自在洒脱的心境。
朝簪: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仕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淡远的情调。"云水生寒色"一句,勾勒出秋日里水气与云雾相结合的清冷画面,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高亭发远心"则透露出诗人登临高处,视野开阔之时所产生的心境变化,那份心旷神怡,仿佛可以触及遥远的地方。

接下来的"雁来疏角韵"和"槐落减秋阴"两句,更是秋意盎然。秋天的雁行飞过,声音清脆,如同古代诗词中的某种乐器发出的音调;而槐树的叶子随着季节的转换渐渐凋零,带来了更浓重的秋色和阴影。这些细腻描写,让人仿佛能闻到秋风中那淡淡的枯叶气息。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状态。坐在山中,隔着巨石品味茶香,而后又拥抱瑟琴,低声歌唱,那种悠然自得的情景,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最后的"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淡泊心境。"潇洒意"指的是一种超逸脱俗的心态,而"不似有朝簪"则表明这种心境与世间的名利、红尘无关,犹如古时贵族头戴的簪,不再是诗人追求的东西。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怀,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高洁情操的体现。

收录诗词(29)

郑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思

寒蛩鸣不定,郭外水云幽。

南浦雁来日,北窗人卧秋。

病身多在远,生计少于愁。

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人南游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

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赴举

篇章动玉京,坠叶满前程。

旧国与僧别,秋江罢钓行。

马过隋代寺,樯出楚山城。

应近嵩阳宿,潜闻瀑布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韦弇

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

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

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