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忆杨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饮作

老人得坐安若山,畏寒缩颈衣裘间。

不如公子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

想见杨家美人出,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雪乱风筵饮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怜,寒书冻砚尘满前。

人生何者非昨梦,还如归去散花天。

老人已复形槁木,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鸣小鼎藜羹熟,闭眼圆蒲不是禅。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者静坐稳如山,畏寒缩颈藏衣间。
公子饮酒寻诗意,春意盎然词如潮。
想象杨家美女现,玉颜朱唇配琴瑟。
冰上灯火照淮水,宴饮风雪中逸兴。
如今愁坐自伤怀,寒墨冷砚满灰尘。
人生过往皆梦幻,如归散花天际边。
老人形貌枯如木,真幻难辨实与虚。
鼎中小虫鸣声起,藜粥煮熟闭目禅。

注释

坐:静坐。
畏寒:害怕寒冷。
公子:贵族青年。
樽酒:酒杯。
杨家:指杨贵妃家族。
玉面朱唇:形容女子美丽容貌。
冰船:冰面上的船只。
圆蒲:圆形的菖蒲叶,古人常用来做禅修的辅助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与回忆,与年轻公子的豪饮作对比。诗人通过“畏寒缩颈衣裘间”的形象,展现了老人的清寒生活,而公子则“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展现出热闹欢畅的场景。接着,诗人想象杨家美人的出现,增添了浪漫色彩,以“玉面朱唇映琴瑟”和“冰船著炬光”描绘出冬夜宴饮的华美。

然而,现实中的老人却独自愁坐,砚台结冰,满目尘埃,感叹人生如梦。他自怜自伤,认为过去的繁华如同梦幻,如今只剩下枯木般的境况。最后,他以“蚓鸣小鼎藜羹熟”和“闭眼圆蒲不是禅”收束,暗示即使在简朴生活中,他也只能闭目静思,寻找心灵的宁静,而非追求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贫炉初著灰,浊酒寒不温。

邻张病未来,独负南窗暄。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

酲醲淟然解,愧无枚乘言。

祝君抱虚一,邪气袭无门。

今晨有起色,迎笑眉宇轩。

扶掖两男儿,总丱佳弟昆。

遣诵寄我诗,妙可白玉刊。

平生俱豪气,见酒渴骥奔。

赐休常苦稀,晨谒良不闲。

约君向南邦,勿厌敲扑諠。

公馀未忘饮,何必釂十分。

时平但行乐,卧治安足论。

琵琶五十面,雷雨出鹍弦。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春风揽辔河阳县,痛饮狂歌忆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文潜馆中作

蓬山前临九轨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庐凿牖面宫垣,青壁崭崭看垂雨。

殿阁风斜碧瓦寒,翅湿苍鸢不能乳。

却思穷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

郁蒸书课未须忙,午漏传休听天语。

平生豪气对樽酒,山鸡见镜犹能舞。

城南寺近晚堪过,笙歌凉月闻千户。

但忧伏日细君须,割肉无缘待归俎。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

至人如幻千亿身,若以色观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沤发,变化谁能知本因。

移天宫殿著人世,断取无异陶家轮。

当年紫磨已殊胜,后来浮海亦有神。

缅怀此地初启圣,真人继出天下春。

庄严事秘理莫测,万世镇守无陈新。

宝坊千柱众八百,衣食随念何由贫。

天寒急景过驹隙,坐稳不去同鸱蹲。

归来想像发光影,一洗百虑无馀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