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深感遗憾的是满腔悲愤难以自主,就像浮萍没有根茎随水流淌。
如同庾亮月下吟诗直到拂晓,又如谢安面对青山直至秋凉。
即便一顿饭的恩情也全心铭记,即便千金一诺却难以回报。
云沉鸟散,他们是否还会回望?像张衡那样才华横溢,却常赋诗抒愁。

注释

足恨:深感遗憾。
饶悲:满腔悲愤。
不自由:无法自主。
萍:浮萍。
无根蒂:没有根茎。
水长流:随着水流淌。
庾公:庾亮,东晋名士,以风度和文采著称。
明月:明亮的月光,此处也指夜晚。
吟连曙:吟诗直到天明。
谢守:谢安,东晋政治家,曾任地方官,有‘谢守’之称。
青山:指自然美景。
看入秋:观赏直到秋天。
一饭:一顿饭,比喻小恩惠。
意专:全心全意。
堪便死: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千金诺:重大的承诺。
转难酬:难以报答。
云沈:云沉,云层低垂或消失。
鸟去:鸟儿飞走,比喻离别。
回头否:是否会回头。
平子:张衡,字平子,东汉文学家、科学家,以赋闻名。
才多:才华横溢。
好赋愁:喜欢通过赋诗来表达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离霅溪感事呈郑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和无奈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

这里借用了“萍”来比喻自己飘零无依,无根可寻,如同随波逐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自在。

"庾信明月吟连曙,谢灵运青山看入秋。"

这两句通过提及庾信和谢灵运两个不同朝代的文学大家,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庾信以夜吟明月著称,谢灵运善于描绘山水之美,这里借用他们来表达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心境和自然美景的追求。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现实生活中友情的脆弱。在这里,一顿简单的食物(一饭)代表了纯粹真挚的情感,而“千金”则象征着丰厚的回报,但这种诺言却难以兑现。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时光和友谊的怀念,以及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云沈”形容天气低沉,“鸟去”象征着时光流逝,回头看则是对过去的留恋。而“平子才多好赋愁”,则表达了诗人才情横溢,但又充满了忧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境,从不自由到追求,再到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最后是才情与忧愁并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遭遇和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

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

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

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途次淮口

寒流万派碧,南渡见烟光。

人向隋宫近,山盘楚塞长。

有村皆绿暗,无径不红芳。

已带伤春病,如何更异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

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

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

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䙰褷。

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