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荣州被召二首(其二)

出处人情异,寒暄节物殊。

脚轻贪远路,眼转隔重湖。

近例占郎宿,频年已守符。

盛时人与地,尺一费招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人情世故各不相同,季节变换也有特色。
脚步轻快渴望长途,目光流转却隔着重重湖泊。
近来常占据郎君的夜晚,多年已习惯这样的规律。
在繁盛时期,人与土地的关系紧张,书信往来需花费大量精力。

注释

人情:人际关系和风俗。
异:不同。
寒暄:问候交谈。
节物:季节景色。
脚轻:脚步轻盈。
贪:渴望。
远路:长途旅行。
眼转:目光流转。
近例:近来的例子。
占郎宿:占据郎君的夜晚。
守符:遵循常规。
盛时:繁盛时期。
人与地:人与土地的关系。
尺一:书信(古代长度单位,一尺长的信笺)。
费招呼:耗费大量精力。

鉴赏

这段诗文描绘了送别时的感慨与对远方友人深情的思念。"出处人情异,寒暄节物殊"表达了不同环境下人们情感交流的差异,以及季节更替带来的物是非凡之意。"脚轻贪远路,眼转隔重湖"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渴望与眷恋,似乎连目光都能穿越遥远的距离。

"近例占郎宿,频年已守符"一句中,“近例”可能指的是近来的例证或故事,而“占郎宿”则是在询问或思念远方的朋友。"频年已守符"表达了时间流逝,友人依旧在遥远的地方坚守着某种承诺或职责。

最后两句"盛时人与地,尺一费招呼"描绘了一种繁华时节中,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似乎也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来维系,即使是最微小的距离(“尺一”)也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去沟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送程荣州被召二首(其一)

客向江南去,人言冀北空。

贾生前席念,严助荐贤衷。

画舫摇澄绿,飞车近软红。

旧游应未改,尺纸问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虞枢密还朝

一官齿发老侵寻,金马当年博陆沉。

樽俎笑谈人不见,玑衡造化我无心。

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觉朱门百仞深。

忍使王阳行九折,囚山未敢废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澄师还昭觉

远出蒙霜雪,重来历岁时。

赠师拄杖子,似我簸箕儿。

芳草随西度,岩花向北垂。

莫忘香一瓣,沧海白鸥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重阳

得得浮家帝里游,西归节物共南州。

群鸥自得水空阔,远客肯因船滞留。

千顷白蘋风掠岸,一年黄菊雨深秋。

醉名未忍成狂率,任脱乌纱笑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