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其二)

险韵廋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

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

镜里黄花明白发,海边赤脚踏长鲲。

从来相戒莫打鸭,可打鸳鸯最后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巧妙的韵律和比喻表达了对智叔的回应以及对友人杨理曹的调侃。"险韵廋词费讨论"一句,显示出诗人对智叔所赐诗作中深奥的韵律和隐晦词语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讨论的热烈与难度。"真持布鼓过雷门"则以典故形容智叔的才华横溢,如同手持布鼓(象征平凡之物)却能震动雷门(古代名门),显示其不凡。

"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两句,诗人进一步称赞智叔的诗句,即使在重阳登高这样的节日,他的诗也足以超越众人,无需像古人那样聚集众多朋友月下饮酒论诗。"镜里黄花明白发"借用了黄花比喻诗人自己的衰老,但又以明理的态度看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

"海边赤脚踏长鲲"一句,诗人想象自己在海边赤脚行走,寓言般地表现出智叔诗才的雄浑和自由无拘。最后两句"从来相戒莫打鸭,可打鸳鸯最后孙",以打鸭子的玩笑话结束,戏谑地警告杨理曹,虽然智叔的诗才令人敬畏,但调侃的对象不应是最尊贵的鸳鸯(暗指智叔),而是他的后辈。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智叔诗才的赞美,也是与友人的互动,语言生动,意蕴丰富,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之美。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其一)

龙争虎据竟成尘,只有青楼与白门。

令宰才高先得句,使君情重数开樽。

江山故国难留鹤,科斗荒池可著鲲。

直使颔须浑作白,未应投镊愧诸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智宝院后楼怀胡元茂

晚渡呼舟疾,寒城著雾深。

昏鸥明鸟道,风叶乱霜林。

久客登临目,中年怀旧心。

犹须一长笛,领览自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暑雨

密雨吹不断,贫居常闭门。

东溟容有限,西极更能存。

束湿炊悬釜,翻床补坏垣。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游鹊山院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