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渡呼舟疾,寒城著雾深。
昏鸥明鸟道,风叶乱霜林。
久客登临目,中年怀旧心。
犹须一长笛,领览自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船过河的场景,诗人急于寻找渡口,寒气笼罩下的城市被浓雾深深遮掩。黄昏时分,鸥鸟在昏暗中辨识道路,而风摇动着树叶,使得霜林显得更加纷乱。诗人久居他乡,此刻登高远望,心中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他期待能有一支长笛相伴,让悠扬的笛声触动内心,引发无尽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密雨吹不断,贫居常闭门。
东溟容有限,西极更能存。
束湿炊悬釜,翻床补坏垣。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积石横成岭,行杨密映门。
人声隐林杪,僧舍绕云根。
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
只应羊叔子,名字与山存。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著春。
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
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
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