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虚观

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

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

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

真宫敞峻宇,飞陛临层霄。

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

石池曜红蕖,乳窦凝金膏。

猿鸟分夜鸣,林泉声相遭。

缅怀著书人,丹砂乐南交。

幽洞俯日月,天路流云璈。

虑释神必凝,理得形自超。

安知后来者,澹荡非吾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冲虚观》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首句“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个人的脆弱,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则表明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理想境界的决心,不畏艰难险阻。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描绘了诗人徒步登山的过程,通过动作细节展现其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随后,“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以轻柔的风和高耸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

“真宫敞峻宇,飞陛临层霄”将视线引向更高远的仙境,宫殿宽敞,台阶直通云端,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接下来,“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通过群山与溪流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石池曜红蕖,乳窦凝金膏”则聚焦于自然景观的细节,石池中红莲绽放,乳泉中金膏凝聚,既美丽又神秘。最后,“猿鸟分夜鸣,林泉声相遭”以猿鸟的夜鸣和林泉的回响,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景象。

“缅怀著书人,丹砂乐南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道家学者的敬仰,以及对丹砂炼制、南交之地的向往。接下来,“幽洞俯日月,天路流云璈”描绘了深邃洞穴中的日月流转与通往仙境的道路,充满了神秘色彩。

“虑释神必凝,理得形自超”体现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对道的理解,达到了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最后,“安知后来者,澹荡非吾曹”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身追求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冲虚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赠别朱子蓉

石鼓响枯桐,琥珀拾纤芥。

声气各有期,类聚焉足怪。

夫子本世胄,弱冠怀慷慨。

著书东溪阳,四海方横溃。

抗志师古人,屈身惭后代。

昨来匡庐顶,更蹑罗浮背。

中夜见朝曦,陵高阅九派。

清旷惬奇怀,浩涆资挥洒。

长揖王侯前,矩步炎州外。

虽抱柳下和,无伤首阳隘。

蹇予卧丘园,贞疾恒不瘥。

握手涉旬时,方舟更逾迈。

高曲虽和稀,宿心为一快。

如何万里别,复此三秋届。

草木变以衰,溪山明可画。

去燕恋匹俦,归雁投蒲稗。

离居易永久,触物多叹喟。

何时御轻风,相寻越江介。

形式: 古风

夏初郊行

仆本草泽人,信宿滞城阙。

出郊见苍翠,超然百忧失。

连峰上不穷,众芳渺如一。

凝云远树杂,冒水新苗出。

升高望海郡,千里何飘忽。

极浦映日明,沧流际天毕。

旷心既以怡,素交复投漆。

挥杯酹流光,百年偶兹日。

形式: 古风

答别余生生

升高望千里,我心伤如何。

何况千里外,送子归岩阿。

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

莽莽戎马时,伏处亦已多。

霖雨不泽物,积之犹为波。

至人不为龙,无乃将为蛇。

及时念先人,匪独为君歌。

形式: 古风

进帆石门怀古

春至景渐暄,舟行日堪玩。

矧抱昔人心,而怀斯世叹。

平陂互倚伏,今古如宵旦。

石门虽夙游,风物亦殊观。

积峡启奔流,平沙衍高岸。

帆回断飙急,棹去馀萍散。

融融出渚云,役役将归雁。

卷舒宁自期,寒暑为谁换。

浮生贵不朽,金石有销烂。

仰羡楼船人,英声烜西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