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龙洞

春草夏更长,洞门蔼馀绿。

晨兴理孤策,衣露时沾渥。

缅邈睇众峰,逶纡赴长谷。

粼粼涉溪影,萧萧翳岩竹。

风磴炫杂花,云潭乱双瀑。

沫雨晴骤飞,游鳞清可掬。

荒宫久榛莽,石岸多隈曲。

方齐昔人踪,兹焉遂幽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龙洞游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草木生长的生机与夏日绿意的浓郁,通过“春草夏更长”、“洞门蔼馀绿”等诗句,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晨兴理孤策,衣露时沾渥”描绘了清晨独自漫步的情景,露水沾湿衣物,既体现了环境的湿润,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随后,“缅邈睇众峰,逶纡赴长谷”则展现了远眺群山、蜿蜒小径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宏伟壮阔之美的赞叹。

“粼粼涉溪影,萧萧翳岩竹”描绘了溪流潺潺、竹林茂密的画面,通过光影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而“风磴炫杂花,云潭乱双瀑”则进一步展示了山间风起云涌、瀑布飞溅的动态美,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花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意境。

最后,“沫雨晴骤飞,游鳞清可掬”描绘了雨后彩虹、鱼儿跃出水面的场景,通过“清可掬”一词,强调了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荒宫久榛莽,石岸多隈曲”则通过对比昔日宫殿的荒废与现今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冲虚观

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

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

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

真宫敞峻宇,飞陛临层霄。

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

石池曜红蕖,乳窦凝金膏。

猿鸟分夜鸣,林泉声相遭。

缅怀著书人,丹砂乐南交。

幽洞俯日月,天路流云璈。

虑释神必凝,理得形自超。

安知后来者,澹荡非吾曹。

形式: 古风

赠别朱子蓉

石鼓响枯桐,琥珀拾纤芥。

声气各有期,类聚焉足怪。

夫子本世胄,弱冠怀慷慨。

著书东溪阳,四海方横溃。

抗志师古人,屈身惭后代。

昨来匡庐顶,更蹑罗浮背。

中夜见朝曦,陵高阅九派。

清旷惬奇怀,浩涆资挥洒。

长揖王侯前,矩步炎州外。

虽抱柳下和,无伤首阳隘。

蹇予卧丘园,贞疾恒不瘥。

握手涉旬时,方舟更逾迈。

高曲虽和稀,宿心为一快。

如何万里别,复此三秋届。

草木变以衰,溪山明可画。

去燕恋匹俦,归雁投蒲稗。

离居易永久,触物多叹喟。

何时御轻风,相寻越江介。

形式: 古风

夏初郊行

仆本草泽人,信宿滞城阙。

出郊见苍翠,超然百忧失。

连峰上不穷,众芳渺如一。

凝云远树杂,冒水新苗出。

升高望海郡,千里何飘忽。

极浦映日明,沧流际天毕。

旷心既以怡,素交复投漆。

挥杯酹流光,百年偶兹日。

形式: 古风

答别余生生

升高望千里,我心伤如何。

何况千里外,送子归岩阿。

岩穴匪君乡,甲第在京华。

莽莽戎马时,伏处亦已多。

霖雨不泽物,积之犹为波。

至人不为龙,无乃将为蛇。

及时念先人,匪独为君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