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李道士

道士初来鹤衣白,无事猖狂走南北。

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

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

妙光照物乃是道,结庐归去南山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与他的修行境界。首句“道士初来鹤衣白”,以鹤衣象征道士的清雅脱俗,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无事猖狂走南北”,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展现了道士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广泛游历的经历。

“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两句,通过“秘诀”和“烟霞间”的隐喻,暗示道士在自然与神秘力量之间领悟了深奥的道术,而“鬼谷先生眼睛碧”则可能是指他从古代智者那里获得了智慧的启迪,眼睛如同碧玉般明亮,透露出深邃的智慧光芒。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表明道士不仅与世俗的王公贵族交流,还掌握了与天庭沟通的技艺,展现出其非凡的影响力和超然的地位。

“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道士对梦境的洞察力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敏感,暗示他能够感知到神仙的灵性,并在梦中体验到非凡的启示。

最后,“妙光照物乃是道,结庐归去南山青”总结了道士追求的真理——“妙光”即是道,意味着通过内心的光明和智慧,可以照见万物的本质。道士最终选择回归自然,隐居于南山,过着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生活,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和与宇宙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和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道家哲学中的自由、超脱、自然和谐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琴轩

声音求我皆邪道,有琴可听非深造。

无弦弦上声无声,世间此曲今何人。

形式: 古风

仙会楼

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形式: 古风

读王黄州游官篇

感义区区谋国士,竟为升平模棱子。

抗章言事来去忙,左提右挈归之理。

见姓书名安且荣,宁问贤愚落青史。

隐居到此当忘言,对月且倒无忧樽。

形式: 古风

积雪

能积又能亡,时高又时低。

圭璧随所寓,陵谷岂可齐。

夷坦掩曲径,勿使狐生疑。

光明破宿霭,勿使鸡求栖。

在腊方得时,此意非尔知。

知我为馀寒,不知为繁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