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日平凉客,栖迟泮水间。
家贫思得禄,性懒要长閒。
欹枕时闻雁,登城忽见山。
征西旧时将,大半发毛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的作品,名为《秋暮书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秋天平静而凉爽的气氛中所体验到的客居他乡、内心孤独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首句“秋日平凉客”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感受着秋日的清凉。接着,“栖迟泮水间”则描绘了一种停滞不前的生活状态,泮水可能是诗人居住之地的一条河流,象征着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情境。
“家贫思得禄”,显示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忧虑和对稳定收入的渴望。这里的“家贫”不仅是经济上的困顿,也可能暗示着精神上的一种匮乏。而“性懒要长閒”则透露出了诗人本性中的懒惰,以及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句,“欹枕时闻雁,登城忽见山”,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和清晰。诗人在夜晚躺卧时听到天鹅的叫声,而当他登上城楼时,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山峦,这些意象都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最后两句,“征西旧时将,大半发毛斑”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回忆和反思。“征西”意味着向西出征,也许诗人曾经是一位军中之人,而现在却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往日的影子。而“大半发毛斑”则可能隐喻着时光流逝,岁月留下的痕迹,以及对青春年华已逝去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在秋暮时分所怀抱的深沉情感。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
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
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
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节物推移速,登临感慨多。
寒云飞陇首,残叶下朝那。
代北惭归马,洮西尚凯歌。
惟怜鏖战骨,寂寞掩山阿。
旅鬓茎茎白,霜梨叶叶红。
可怜非类者,同落有涯中。
万物齐为马,劳生独转蓬。
此行江海外,便作狎鸥翁。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
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
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
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