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吸淡巴菰烟,蹙口出之,一一皆成圆圈,亦闺中之一技也,为谱此词

零玉连环,碎珠络索,清香几缕团聚。

莲舌挑圆,樱唇收小,春满玉人娇酺。

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

应胜香焚宝鸭,空成篆文回互。帘前绛纱密护。

怕团团、被风吹去。万种圆融全仗,慧心吞吐。

看取阑干稳度,又四角、垂垂化珠露。

散了冰轮,氤氲再补。

形式: 词牌: 天香

鉴赏

这首《天香》词,由清代词人俞樾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闺阁生活场景。词中以“零玉连环,碎珠络索”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佩戴的首饰比作零落的玉珠串连,形象地展现了其精致与华美。接着,“清香几缕团聚”,则通过香气的凝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和谐的氛围。

“莲舌挑圆,樱唇收小,春满玉人娇酺”几句,细腻地刻画了女子轻启朱唇,巧舌如簧的情态,仿佛春天的气息在她周围弥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词人巧妙地将女子的娇美与春天的生机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玲珑不断,早吐出、牟尼无数”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聪明才智,如同佛珠般不断涌现的智慧之光。这里不仅赞美了女子的才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应胜香焚宝鸭,空成篆文回互”一句,将女子的才情与焚香的仪式相比较,强调了女子才情的珍贵与独特,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装饰上。

“帘前绛纱密护。怕团团、被风吹去”则表达了对女子才情的保护与珍视,如同帘前的绛纱,既遮挡了外界的干扰,又不使其轻易流失。

“万种圆融全仗,慧心吞吐”将女子的才情比作万种圆融,需要智慧的心灵来驾驭与表达,体现了词人对女子才情的高度赞赏。

最后,“看取阑干稳度,又四角、垂垂化珠露。散了冰轮,氤氲再补”描绘了女子才情的持久与深远,如同月轮的圆满与变化,既有结束也有开始,寓意着才情的循环不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才情与美丽,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闺中词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

记微波小榭,五柳名园,风月徜徉。

小筑临流屋,有牡丹国色,桂子天香。

鼓○一朝仓卒,松菊顿荒凉。

想赉砚楼高,归云洞古,总付沧桑。金阊。

更回首,只蔓草荒烟,碎瓦颓墙。

碧血埋何处,叹苍头黄耳,都化磷光。

即今燕飞重到,难认旧雕梁。

待更葺香泥,金狮巷口空夕阳。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烛影摇红

乞巧才过,又看霜月匆匆度。

烛奴灯婢早安排,专等斜阳暮。净扫梧桐院宇。

谢天公、收回阵雨。小儿伶俐,先把年华,闲中偷数。

香雾缤纷,夜阑摇曳芙蓉炬。

星星明灭晚风前,烛泪浓如许。何必名山净土。

供香花、家家笑语。两年月小,小作生辰,明年重补。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催雪

黑暗泉台,青对漆灯,骤被黄头惊觉。

讶旦暮千年,未来先料。

七义荒原怅望,问旧鹤、何时归华表。

阿咸多事,数行古墨,感人幽抱。人杳。更凭吊。

想醉尉风流,玉楼归早。只曙后、星孤黛描京兆。

官舍相依有弟,叹白发、青裙垂垂老。

剩片石、谶语流传,恰与武强同调。

形式: 词牌: 催雪

高阳台

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

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遗经独抱司农注,附千秋、高密门墙。

更倾心、白傅风流,长庆篇章。

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

妙墨摩来,真教素壁生光。

云楣待仿箫斋例,论高名、郑白相当。

待他年、侨札周旋,再证行藏。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