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
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
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年征战生涯,历经沧桑后归乡的平静生活。开篇"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表明诗人曾长时间跟随军队四处征战,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人们的帮助和恩惠。"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则展示了诗人的归隐生活,他的头发已经变白,回到了家乡,虽然官职不高,但已有了后代。
第三句"竹窗寒雨滴"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在竹制的窗前聆听着细雨的声音,这是一种闲静而深远的情景。紧接着的"苦砌夜虫喧"则通过夜晚虫鸣声强化了这种安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感觉。
最后两句"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东垣可能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虽然写下了新的诗篇来安慰自己的灵魂,但仍旧无法摆脱对远方友人的愧疚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的战场生涯与现今的平静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往昔时光和亲朋好友的思绪。
不详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
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
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
秦地谬为门下客,淮阴徒笑市中人。
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