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垄港

双溪奔流西入海,海势吞溪溪气馁。

银涛翻逐绿波回,遂使溪流忽然改。

番丁日暮候潮归,竹箭穿鱼二尺肥。

少妇家中藏美酒,共夫倒酌夜炉围。

得鱼胜得獐与鹿,遭遭送去头家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溪汇入大海的壮观景象,以及渔民在海边的生活情景。开篇“双溪奔流西入海,海势吞溪溪气馁”以动态的笔触展现了双溪汇入大海的场景,溪水似乎在大海面前显得渺小。接着“银涛翻逐绿波回,遂使溪流忽然改”描述了海浪翻滚追逐溪流的情景,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溪流因此改变流向。

“番丁日暮候潮归,竹箭穿鱼二尺肥”则转向对渔民生活的描写,傍晚时分,渔民等待潮水退去,准备捕鱼。他们使用的工具是竹箭,用来捕捉二尺长的肥美鱼类。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渔民勤劳的生活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少妇家中藏美酒,共夫倒酌夜炉围”描绘了渔民家庭温馨的画面,少妇在家准备美酒,与丈夫围着夜炉共享晚餐,体现了渔民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最后,“得鱼胜得獐与鹿,遭遭送去头家屋”表达了渔民对捕获鱼类的满足感,甚至觉得比猎获珍贵的獐鹿更为喜悦,同时暗示了渔民将捕获的鱼送到家中,与家人分享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渔民生活的质朴、和谐,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8)

阮蔡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淡水

淡水北尽头,番居之所纪。

远者旬日期,近者一望止。

内地闽安洋,扬帆日暮抵。

全台重北门,锁钥非他比。

闻昔王师来,负固犹未已。

惧发阴平师,先截长江水。

降旗出石头,铁锁亦奚裨。

空亡五镇兵,鬼队阴风里。

大遁八里坌,两山自对峙。

中有干豆门,双港南北汇。

北港内北投,磺气喷天起。

泉流势胜汤,鱼虾触之死。

浪泵麻小翁,平豁略可喜。

沿溪一水清,风被成文绮。

溪石亦恣奇,高下参差倚。

踰岭渡鸡笼,蟒甲风潮驶。

周围十馀里,其番称姣美。

风俗喜淳良,鱼盐资互市。

南顾蛤仔难,北顾金包里。

突入红毛城,顾似东流砥。

南港武朥湾,科藤通草侈。

摆接发源初,湜湜水之沚。

隔岭南龟崙,南嵌收臂指。

鸡柔大遁阴,金包傍山矶。

跳石以为梁,潮退急如矢。

山鹿虽无多,海菜色何紫。

又有小鸡笼,依附在密迩。

凡此淡水番,植惟狗尾黍。

山芋时佐之,原不需大米。

近日流亡多,云欲事耘耔。

苟其愿躬耕,何处无桑梓。

窜身幽谷中,毋乃非常理。

大社虽八名,小社更累累。

各以近相依,淮泗小侯拟。

通事作头家,土官听役使。

通事老而懦,诸番雄跅弛。

何以尽倾心,圣朝声教底。

我行至此疆,俯伏而长跪。

羊酒还其家,官自糗粮峙。

殷勤问土风,岂敢厌俚鄙。

形式: 古风

仙人山

桃源洞里神仙闱,绝峤浮空望欲微。

乐奏笙篁青嶂翠,杯倾琼液紫霞飞。

耸身松杪星河近,控驭山头鹿猱归。

洞口主人烦指点,若为茶灶若为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鹿耳门泛舟

小棹轻摇鹿耳隈,征人万里赋归来。

潮依草岸痕初落,风度蒲帆影半开。

残日海门寒蚌蜃,隔江烟树起楼台。

重重锁钥真天险,湠漫回澜亦壮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书院即景六咏

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