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龟山

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

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

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

掉头不见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

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

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传。

帆樯避石壁,风雨随香烟。

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带牵。

俯首见砂砾,群渔捕鲂鳣。

父老但惊叹,此理未易原。

何况七尺躯,不为物所旋。

众形要同尽,独有无生全。

百年争夺中,扰扰谁相贤。

形式: 古风

翻译

再次涉过长长的淮河水,惊觉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龟山的老僧还在,相见时却感到一片茫然。
僧人老去自己并未察觉,而我已老,只能自我怜悯。
奔波劳碌又能得到什么,青春岁月已白白流逝。
他没有回头回答,只是笑着指向岸边的船。
人生又何必多言,山河大地一直在变迁。
当年此山脚下,曾有深不可测的千仞深渊。
深渊中藏着神奇之物,自古以来是尧舜传下的传说。
船只避开石壁,风雨中伴随着香烟缭绕。
自从那时起,冬天的汴河冰封,冷沙变成了农田。
即使在六月炎热之时,我也要涉水而过,牵动中流的舟船。
低下头看见砂砾,渔民们正在捕捞鲂鱼和鳣鱼。
父老们只是惊叹,这些道理并非轻易能理解。
更何况我们这七尺之躯,怎能被外物所左右。
万物终将消亡,唯有无生之道得以保全。
在这百年争夺之中,纷扰之中谁能被称为贤者?

注释

长淮:长流的淮河。
十四年:指时间跨度,可能指战乱或作者经历的时间。
龟山:地名,可能具体指某座山。
茫然:困惑、不知所措的样子。
自怜:自我怜悯,感叹时光流逝。
捐:失去,这里指逝去。
掉头:回头。
陵谷:山陵与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械:隐藏,这里指神秘的事物。
尧禹:古代两位贤明的君主。
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
汴:汴河,古代重要河流。
砂砾:细小的石子和沙粒。
鲂鳣:两种鱼类。
惊叹:惊讶赞叹。
七尺躯:人的身体,古人常用七尺形容人的身高。
物所旋:被外物所左右,受外界影响。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扰扰:纷扰,形容世事纷繁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过龟山》,诗人以过访龟山老僧为契机,回顾了十四年的时光流转和个人经历。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再涉长淮水,惊呼十四年”描绘了诗人再次踏上淮水,感叹时间飞逝,十四年光阴如梭。接下来,“龟山老僧在,相见一茫然”写见到老僧,彼此都因岁月沧桑而感到陌生。

诗人接着抒发个人心境:“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老僧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衰老,而诗人却深感自身青春不再,流露出自我怜悯之情。随后,诗人反思自己的奔波劳碌,“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感叹付出的努力并未带来实质收获,青春已悄然消逝。

老僧对诗人的感慨无言以对,只是“笑指岸下船”,暗示人生如过客,不必过于执着。诗人进一步感慨世事变迁,“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指出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当年的深渊如今已成为平地。

诗人回忆起龟山下的深渊,曾经是神秘的所在,如今却成为渔夫们捕捞之地。“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昔日的险境如今成为生机盎然的农田。诗人感慨万分,认为人生道理复杂难明,“父老但惊叹,此理未易原”。

最后,诗人以“何况七尺躯,不为物所旋”表达自己不被世俗所左右的决心,强调只有无生之境才是永恒的。在百年纷争中,他感叹“百年争夺中,扰扰谁相贤”,揭示出人生的无常和贤愚难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过龟山的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然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出其独特的哲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麇鹿窜。

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

形式: 古风

那吒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形式: 古风

闭门

闭门颍昌市,不识颍昌人。

身闲未易过,闲久生暗尘。

我念作闲计,欲与黄卷亲。

少年病书史,未老目先昏。

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心光定中发,廓然四无邻。

不知心已空,不见外物纷。

瞿昙昔尝云,咄哉不肯信。

一见勿复失,愈久当愈真。

形式: 古风

闲居五咏(其一)杜门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

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

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

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

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

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