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晚眺

赤栏桥下暮潮空,远火疏舂晻霭中。

新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鸿。

严城鼓角秋声早,故国山川王气终。

莫讶时来一长望,越吟荆赋思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赤栏桥下傍晚潮水空荡,远处灯火稀疏在朦胧夜色中闪烁。
明亮的新月挂在半空中洒下清辉,片片断云随千里归雁一同飘动。
深秋的城池鼓角声早早响起,古老的国家山河依然蕴含王者之气。
不要惊讶,偶尔的长久凝望,勾起了我对越地和荆楚之地无尽的思念。

注释

暮潮:傍晚的潮汐。
远火:远处的灯火。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故国:故乡,祖国。
越吟:古代越地的诗歌。
荆赋:荆楚地区的文化或诗赋。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秦淮晚眺》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傍晚的宁静画面。首句“赤栏桥下暮潮空”,写出了夕阳西下时,赤栏桥下的江水空荡荡,潮水退去,显得尤为寂寥。次句“远火疏舂晻霭中”则通过稀疏的炊烟和远处的灯火,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

“新月半天分落照”描绘了半轮新月挂在天边,洒下清冷的月光,与前文的暮色和灯火形成对比,增添了夜色的层次感。接下来,“断云千里附归鸿”借归雁的形象,寓言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云断雁飞,寓意着游子的羁旅之愁。

“严城鼓角秋声早”写入了秋夜的寒意和城楼上的鼓角声,透露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最后一句“故国山川王气终”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山河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王朝兴衰的感慨。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秦淮河畔晚景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情感深沉而内涵丰富。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人雁吟二章(其一)

雁飞渡江谋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形式: 古风

范宽山水

忆昔往寻剡中山,南明天姥相萦盘。

客路上头穿鸟道,行人脚底踏风湍。

旦寒露重多成雨,泄雾濛云互吞吐。

仆夫相呼岩谷间,空响应人作人语。

溪穷岸断地忽平,石门壁立如削成。

隔水无数山花明,中有人家鸡犬声。

向来老眼曾到处,此境俱作桃源行。

百年留在范宽笔,水墨精神且萧瑟。

上有翰林学士之院章,恐是宣和旧时物。

林?野鹤应自在,令我相见犹前日。

时平会乞閒身归,一壑得专吾事毕。

形式: 古风

一枝春.闹蛾

雾翅烟须,向云窗斗巧,宫罗轻剪。

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

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

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灯街上元又见。

闹春风簇定,冠儿争转。偷香傅粉,尚忆去年人面。

妆楼误约,定何处、为花留恋。

应化作、晓梦寻郎,采芳径远。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八声甘州

向芙蓉湖上驻兰舟,凄凉胜游稀。

但西泠桥外,北山堤畔,残柳依依。

追忆莺花旧梦,回首冷烟霏。

惟有盟鸥好,时傍人飞。

听取红筵象板,尽歌回彩扇,舞换仙衣。

正白萍风急,吹雨暗斜晖。

空惆怅、离怀未展,更酒边、忍又送将归。

江南客、此生心事,只在渔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