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雁吟二章(其一)

雁飞渡江谋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雁南飞寻找食物,江边的人也赶着收割
雁群在江中觅食水草,饥饿的人们都聚在江心
天空辽阔水面宽广,渔网密布,生活艰难
人们还在叫喊,雁鸣声起,路边弃婴哀嚎
看不到雁儿春天返回北方,人们不知何去何从
感叹人不如鸟,何时能像大雁一样归乡

注释

雁:大雁。
谋稻粱:寻找食物。
江人:江边的人。
趁熟:赶着收割。
唼:吃。
蘋藻:水草。
人饥:人们饥饿。
尽属:都聚集。
天长水阔:天空辽阔水面宽广。
罗网多:渔网密布。
奈何:怎么办。
弃儿:弃婴。
呱呱:婴儿哭声。
道傍:路边。
北飞:返回北方。
何之:去哪里。
叹息:感叹。
不如:不如。
相随:跟随。
归:归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景象,大雁南飞寻找食物,人们为了收割稻谷也纷纷渡江。诗人通过对比雁与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雁儿在江中觅食,而饥饿的人们却只能在江中央挣扎求生。天长水阔,渔网密布,生活困苦使得人们衣食无着,哀鸿遍野。婴儿在路边啼哭,象征着未来的希望渺茫。诗人感慨人不如鸟,不知何时能像大雁一样回归北方家园。最后以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乡的渴望收尾,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凉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寄寓人生哀愁的诗篇。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范宽山水

忆昔往寻剡中山,南明天姥相萦盘。

客路上头穿鸟道,行人脚底踏风湍。

旦寒露重多成雨,泄雾濛云互吞吐。

仆夫相呼岩谷间,空响应人作人语。

溪穷岸断地忽平,石门壁立如削成。

隔水无数山花明,中有人家鸡犬声。

向来老眼曾到处,此境俱作桃源行。

百年留在范宽笔,水墨精神且萧瑟。

上有翰林学士之院章,恐是宣和旧时物。

林?野鹤应自在,令我相见犹前日。

时平会乞閒身归,一壑得专吾事毕。

形式: 古风

一枝春.闹蛾

雾翅烟须,向云窗斗巧,宫罗轻剪。

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

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

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灯街上元又见。

闹春风簇定,冠儿争转。偷香傅粉,尚忆去年人面。

妆楼误约,定何处、为花留恋。

应化作、晓梦寻郎,采芳径远。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八声甘州

向芙蓉湖上驻兰舟,凄凉胜游稀。

但西泠桥外,北山堤畔,残柳依依。

追忆莺花旧梦,回首冷烟霏。

惟有盟鸥好,时傍人飞。

听取红筵象板,尽歌回彩扇,舞换仙衣。

正白萍风急,吹雨暗斜晖。

空惆怅、离怀未展,更酒边、忍又送将归。

江南客、此生心事,只在渔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丹凤吟.幺凤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

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

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

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

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

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

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