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

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

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

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

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每个人的行踪都像大雁一样,向南飞了又向北回。
老和尚还记得,往年我已经来过这里。
我们聊遍了所有名山的景致,焚烧过的黑栎留下的灰烬。
没有机会伴随师父一同前往,我的归心已飞向天台山。

注释

远迹:遥远的行踪。
都如雁:都像大雁的迁徙一样。
南行:向南飞行。
北回:向北返回。
老僧:年老的和尚。
犹记得:还记着。
往岁:往年。
已曾来:已经来过。
话遍:谈论遍了。
名山境:所有著名山川的景色。
烧残:燃烧后剩下的。
黑栎灰:黑栎树的灰烬。
无因:没有机会。
伴师往:伴随师父一起去。
归思:归乡的思绪。
在天台:寄托在天台山。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与僧侣夜话之情景。首句“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踪迹,如同大雁的迁徙无常,不断地向南而行,又返回北方。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游移不定、漂泊生涯的情怀。

接着,“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表明诗人与一位年迈的僧侣相遇,僧侣仍旧记得诗人往昔之行,这里流露出对往日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则描绘了诗人与老僧畅谈之乐趣,他们的话题涵盖了著名山川的风光,而烧毁的黑栎树木成为了他们夜话时的伴随物。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隐逸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表达了诗人没有特别原因跟随师傅,而内心深处对“天台”的思念。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这里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心向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位置变迁,更是诗人心灵旅行的一种写照。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再逢昼公

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

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

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再游匡山

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

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

目断岚烟际,神仙有石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匡山寓居栖公

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

好山逢过夏,无事住经秋。

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

何时定休讲,归漱虎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吊双泉大师真塔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