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褚亮所作,名为《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太和》。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皇帝祭祀天地、山川的盛大场面,以及通过这样的礼仪活动来强调皇权的合法性与崇高性。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这两句描写的是帝王威严和德行的传承,"穆穆"形容帝王威仪之盛,"道应千龄"则表明皇权稳固与长久,"登三处大"可能指登临祭祀的三个重要场所,而"得一居贞"则强调通过这些祭祀活动获得的德行。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祭祀时的庄严氛围与其带来的社会效果。"礼惟崇德"表达的是通过礼仪来尊崇帝王的德行,而"乐以和声"则形容祭祀中所奏的音乐和谐美好,能够调和人心;"百神仰止"指的是众多神灵都对此举目不转睛,而"天下文明"则表达了通过这样的礼仪活动而带来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繁荣。
这首诗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古代的乐章体裁,每两句一组,整首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祭祀场面的描绘能力以及对皇权合法性的宣扬。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天人合一、国家安宁的追求,以及通过礼仪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