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塘杂咏(其三)

猛雨连三日,溪声屋后饶。

沙堤窗外滑,烟树望中遥。

茅舍依高岸,银泉落小桥。

泥泞何处客,归路正迢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水乡的宁静与秀美。首句“猛雨连三日”点明了连续降雨的景象,为后续景色的铺垫。接着,“溪声屋后饶”以听觉描绘,溪流潺潺,环绕屋后,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居住环境和谐共存的氛围。

“沙堤窗外滑”一句,通过触觉和视觉的结合,展现了雨后地面湿润、滑腻的状态,同时“沙堤”一词暗示了此处可能是靠近河岸或沙滩的地带。而“烟树望中遥”则运用了视觉与想象的融合,远处的树木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增添了一种朦胧美,同时也暗示了视野的开阔与远方的神秘。

“茅舍依高岸”描绘了乡村的朴素生活场景,简陋的茅草屋紧邻高高的河岸,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银泉落小桥”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雨水汇聚成清澈的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落入小桥的情景,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凸显了雨后的清新与活力。

最后,“泥泞何处客,归路正迢迢”表达了对行旅之人的关怀与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归途显得格外漫长与艰难,诗人通过这一问句,不仅反映了旅途的不易,也蕴含了对远方来客的同情与敬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融入,展现了雨后水乡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

陈斗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烈女

王家少妇擅英流,义烈殉夫孰与俦。

连理愿生交树冢,杜鹃泣尽五更秋。

纲常一系寒金泐,冰雪双清碎玉楼。

贞烈犹凄风雨泪,荒凉寥落耐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书院即景

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蹊间有客徘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院即景

苍翠层层画不如,主人枯坐小亭虚。

微阴旄旖绿飙度,疏影横斜淡月初。

花似解人频揖客,鸟如知趣欲窥书。

东风不管愁人倦,叶落阶前未扫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书院即景

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翩。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炎炎。

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