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里鸣珂一下车,蓬山西观更谁如。
木天清梦何人到,花雨空林有客居。
楼迥更堪看蠡泽,云深犹自护匡庐。
高斋曲馆新增色,读尽尚书万卷馀。
诗中“旧里鸣珂一下车,蓬山西观更谁如”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场景,“鸣珂”指马车上的铃声,“蓬山西观”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归乡之情,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超然和不满。
“木天清梦何人到,花雨空林有客居”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山中书房里,对外界来客的期待与孤独感受。这里的“木天清梦”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花雨空林”则增加了一份凄美。
“楼迥更堪看蠡泽,云深犹自护匡庐”两句通过对山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安详。其中,“楼迥”指楼台的迥出,“蠡泽”则是水边的意思;“云深犹自护匡庐”形象地表达了山中居所被云雾环绕,既安全又隐秘。
最后,“高斋曲馆新增色,读尽尚书万卷馀”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书房内外的意境变化。其中“高斋曲馆”描写了书房的环境,“新增色”则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读尽尚书万卷馀”表明了诗人广泛阅读,学识渊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山中居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
不详
岂少安危事,柴门独倚楼。
溪才通舴艋,林已叫钩辀。
归鬓霜俱落,冥心水不流。
荆轲何用咏,剑术转堪羞。
按月明堂令,斋居古自稽。
四时曾不忒,七政已能齐。
礼向经帷奏,笺来学省题。
元龟何用卜,伯起在关西。
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智药曾过此,溪源掬水香。
西天传鹫至,南海见龙藏。
菩萨一心竟,伽梨六代长。
千年法珠在,持得照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