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其二)余昔有梅影词,今重为模写

近水横斜。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

散迹苔裀,墨晕净洗铅华。

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探寒葩。

倩人醉里,扶过溪沙。

竹篱几番倦倚,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

更好一枝,时到素壁檐牙。

香深与春暗却,且休把江头千树夸。

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翻译

靠近水面的柳树斜逸而立,最先映照到月光,犹如披上了一层轻纱。
枝叶散落在青苔上,墨绿的颜色洗净了繁华的痕迹。
误入了罗浮仙境般的梦境,似花又难以定性,探寻着寒冷中的花朵。
请人在醉意中,扶我走过溪边的沙滩。
多次倚靠在竹篱笆上,看着花儿忽隐忽现,仿佛生活漂泊不定。
更妙的是,有一枝花儿恰好开在白墙屋檐下。
香气深深沉醉于春色之中,暂且不要夸赞江边千树的繁花。
东邻的女子,虽淡妆打扮,却也风情万种,难以超越西家的美丽。

注释

近水:靠近水面。
玉树:形容柳树如玉般美丽。
笼纱:像被轻纱笼罩。
散迹:分散的踪迹。
苔裀:覆盖着青苔的地面上。
铅华:比喻世间的繁华或装饰。
罗浮:传说中的仙山。
寒葩:寒冷中的花朵。
倩人:请人,请求他人。
素壁:白色的墙壁。
东家女:东邻的女子。
淡妆:简单的化妆。
颠倒: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近水横斜"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在接近水边的地方,一道斜阳铺展开来,为读者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

紧接着,“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中,"先得月"可能指的是诗人首先捕捉到的是那轮明月,而后文的“玉树”则是对山林美妙的比喻,宛若笼纱,则形容了树木被轻纱般的月光所笼罩,既突显了月光与树木的美好,又暗示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

“散迹苔裀”中的“散迹”可能是指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无意中留下的足迹,而“苔裀”则形容了苔藓覆盖的地面,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墨晕净洗铅华"一句,则是在用墨彩画面的清新来比喻诗人的心境和艺术追求。

接下来的“误入罗浮身外梦”中,“误入罗浮”可能是指诗人不经意间进入了仙境般的罗浮山,而“身外梦”则是在说这一切都像是发生在梦外的幻觉。"似花又却似非花"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既难以忘怀又难以把握的矛盾情感。

"探寒葩"一句,是诗人在探寻那最冷清、最隐秘的植物,或许是指梅花。"倩人醉里,扶过溪沙"则是在形容那醉酒的人如何扶着树木或竹篱通过沙滩,这里可能隐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依赖与沉醉。

“竹篱几番倦倚”中,“竹篱”是指用竹子编织成的小围栏,而“几番倦倚”则是在形容诗人在这竹篱旁多次地倚靠、休息。"看乍无乍有,如寄生涯"一句,则是在描绘那竹篱间的景物时而现时而隐,恰似是自然赋予的一种生命力。

"更好一枝"可能是在说诗人对美好的追求永无止境,而“时到素壁檐牙”则是在形容某个特定时刻,美好的景物出现在那素净的墙壁和屋檐下。"香深与春暗却,且休把江头千树夸"一句,则是在提醒读者不要急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因为那些美好都藏匿在春天的深处,还未完全展现。

最后,“东家女,试淡妆颠倒,难胜西家”则是在形容东家女子轻抹淡妆,显得有些不经意间的颠倒感,而这种自然美却是难以被西家所比拟的。这一句也许在暗示诗人对东方文化或风俗的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杭友寄声,以词答意

秋水涓涓。人正远、鱼雁待拂吟笺。

也知游意,多在第二桥边。

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路绵绵。

梦吹旧笛,如此山川。

平生几谢屐,任放歌自得,直上风烟。

峭壁谁家,长啸竟落松前。

十年孤剑万里,又何似、畦分抱瓮泉。

山中酒,且醉餐石髓,白眼青天。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押[先]韵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菊日寓义兴,与王觉轩会饮,酒中书送白廷玉

楚竹闲挑。千日酒、乐意稍稍渔樵。

那回轻散,飞梦便觉迢遥。

似隔芙蓉无路到,如何共此可怜宵。旧愁消。

故人念我,来问寂寥。

登临试开笑口,看垂垂短发,破帽休飘。

款语微吟,清气顿扫花妖。

明朝柳岸醉醒,又知在烟波第几桥。

怀人处,任满身风露,踏月吹箫。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其三)咏鸳鸯菊

老圃堪嗟。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千岩竞秀澄江之山,崒嵂清丽,奔驶.相触,自北而东,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

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