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主(其三)

明知曰空具足器,向里得时无不是。

及至归来放下时,笑倒南山老鳖鼻。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幽默,展现了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洞察。

“明知曰空具足器”,这句话借用禅宗的术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拥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器),但往往忽略了内心的空性与满足。这里的“空”并非指空无一物,而是强调内心的空灵与自在,即不被外物所束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向里得时无不是”,进一步阐述了在内心深处寻找真理的重要性。当一个人能够深入内心,真正理解自我与世界的本质时,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因为内在的智慧与真理是无所不在的。

“及至归来放下时,笑倒南山老鳖鼻”,这句诗则充满了禅意的幽默。它暗示了一个重要的修行过程:从追求外在的物质世界到回归内心,放下一切执着与烦恼。当一个人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不再被外在的得失所困扰,他就能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甚至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如同“笑倒南山老鳖鼻”般,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中关于内心修行、智慧与解脱的重要思想,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化主(其四)

袖里深藏大吉山,逢人拈出好生观。

不嫌贫富僧兼俗,价数高低试著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化主(其五)

昔人遣化曾垂示,三步五步一蹙鼻。

从缘入得即不无,七佛之仪殊未备。

今日吉山分化人,岂在途中方瞥地。

千差一印靡有遗,万善同归宁自利。

不自利,非利他,家家门启通霄路,处处莲开火里花。

形式: 古风

送化主(其六)

堆堆危危是什么,生铁馒头千万个。

无心碗里盛将来,有眼禅人俱咬破。

吉山安众饭亦无,终是不教渠忍饿。

烦君普告信心人,一句当阳莫嗟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送化主(其七)

空生曾乞临江市,恰似君今无别理。

只将千圣不曾传,到处逢人水投水。

持来满满复是谁,把得便行何拟拟。

虽然末后有牢关,踏著归来不相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