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蛟龙同不卧。如许秋声,涨得湖天破。
湖水湖风相唱和。半空纯是离骚些。
紧靠篷窗人一个。昏黑为天,惨绿为灯火。
他日思量眉定锁。不知今夜如何过。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耄柳藏烟,髡芜待雪,湖天秋意难禁。
正落潮新岸,睡冷沙禽。
倚槛慵抬望眼,怎能穿这段阴阴。
愁来也、原无避处,况是登临。
沉吟水边,胜赏已不见,高楼倒影波心。
叹神弦仙笛。一样销沉。
人在吴头楚尾,对孤云时序侵寻。
还添个、潇湘雁儿,九辨遗音。
楚天空阔,尽收入、四扇船窗非小。
柔橹声中浑不让,七里桐庐放棹。
水欲无烟,山疑有雪,原不因霜缟。
乾坤清气,此时归我长啸。
明日鼓角黄州,英雄词客事,只供凭吊。
江月依然,应念我、不似当时年少。
长笛家山,短篷身世,写出凄凉照。
惊他飞雁,芦边误认初晓。
帝子湘花,女郎山木,倩魂休叹无归。
润脸烘霞,酥胸映雪,空留玉座苔衣。
搓红汉水,尚染出年年夕晖。
一般流恨,分付春潮,莫到蟂矶。楚宫泯灭全非。
剩命比西施,名过南威。
旧国鹃啼,新人燕笑,东风搁泪慵飞。
沉香妖艳,问何似伤心马嵬。
弄珠月侣,荐枕云神,小队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