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形式: 古风

翻译

胸怀壮志如青云,交游豪杰散黄金。
富贵相忘在眼前,让人不禁苦笑。
岁月蹉跎鬓发斑白,青春不再来回头。
巨源呵斥石生,为何命运如此多舛?
绿萝虽长永不厌倦,我却想重回东山。
你如鲁国曾子贤,拜见父母在高堂。
叔父继承赵平原,专受明主深深恩泽。
历经风霜独自静坐,旗帜飘扬守卫边疆。
勇猛将士持金戈,美女开宴献玉杯。
才智超群入幕府,道义深重在山林。
夜宿五溪映月光,寒霜中猿猴哀鸣。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边期盼你的归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开篇两句已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这里,“廓落”形容心境开阔,“青云”象征高洁,“交结黄金尽”则是比喻友情深厚,无所不至。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接下来,诗人提到富贵与忘恩的现实,流露出对世态变迁的感慨。这种社会现象让人不禁自嘲,感到悲凉。

“蹭蹭鬓毛斑,盛时难再还。”这里借用头发斑驳来比喻时光易逝,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美好时光一去不返。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就像泉水从石缝中涌出一样自然而又有力量。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这里,“绿萝”象征着幽静的山林和悠闲自得的情境。

接下来的几句“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则是对友人赵判官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边塞将领的孤独与坚守,以及他们在边疆上承担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这里借用了强悍勇猛的虎和美丽的蛾眉来形容赵判官的英俊和气质,以及他手中的权力象征物——金钺和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诗人赞扬赵判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怀大义,这些品质如同深林中的清泉,令人敬佩。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水宿”和“霜啼”分别形容夜晚的宁静与寒冷,而“五溪月”和“三峡猿”则是山川间的美丽景致。

最后两句“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表达了诗人对赵判官早日归来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春天的东风中,乘坐华丽的车驾回到故乡。这里,“东风”象征着生机与温暖,“春草绿”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画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豪放情怀和深厚友谊,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高度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

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形式: 古风

送崔度还吴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

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

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

我乃重此鸟,綵章五色分。

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

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

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

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岐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