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杨梅荔枝思去年

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

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

谪居深不负,沈醉亦何难。

今岁无人剥,吁嗟任满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杨梅的味道已经变得酸涩,荔枝的颜色鲜红如丹。
如同火齐般鲜艳的荔枝,犹如骊龙脱壳般美丽,江面上的薄雾中,它们像玉露凝聚成团。
被贬谪在此,这样的生活并未辜负我的期待,即使沉醉其中也不觉为难。
今年无人与我共享,只有满盘的果实,令人叹息。

注释

杨梅:一种水果,味道先甜后酸。
荔子:荔枝,夏季水果,皮红肉白。
火齐:古代对色彩鲜艳的比喻,形容荔枝色泽艳丽。
骊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这里比喻荔枝。
江绡:江上的薄雾,也可指轻纱。
玉露:形容荔枝晶莹如露珠。
谪居: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居住。
沈醉:沉醉,深深沉浸。
无人剥:没有人来分享。
吁嗟:感叹词,表示惋惜或哀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情感。诗人通过对时令果实杨梅和荔枝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眷恋。"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写出了夏末秋初季节特有的风味,而这正是记忆中美好时光的印记。

接下来的两句"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火齐和骊龙都是古代宝物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阳光下的水波,给人以温暖而富丽的感觉;"江绡玉露团"则是对清晨江边露珠的细腻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

"谪居深不负,沈醉亦何难"这两句透露出诗人隐逸生活的心境。"谪居"意味着隐居,"深不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不负世俗之望;而"沈醉亦何难"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浸于酒精所带来的恍惚忘我之境,是多么容易。

最后两句"今岁无人剥,吁嗟任满盘"表达了对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状态的感慨。"今岁无人剥"指的是没有人来采摘这成熟而美味的果实,这里的"无人"不仅是物理上的空旷,也象征着心灵上的孤独;"吁嗟任满盘"则是诗人对这种状态的无奈和接受,任由满盘的杨梅与荔枝,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豁达的心态,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凌虚台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

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

唯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原州赠王补之洛苑同年

汴上相从又几星,尚淹符竹守临泾。

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

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

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徐刚中醴陵少府于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然六室奇怪求诗以纪之醴陵多丁氏令威之后云

重重翠筱蔽溪湾,石烂松枯不记年。

但见桃花浮绿水,有时独鹤下青田。

自然六室流钟乳,别隐三阶出洞天。

身在故乡人不识,秪应徐令是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真州仪真观

闻说仙乡接濑乡,閒游诗侣礼虚皇。

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

天地杳冥供写像,江山回合助灵祥。

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